当下全球抑郁症患者多达3亿人,要知道我国抑郁症差不多就有900万之多。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抗抑郁症药物,叫异烟肼,其实最初用来治疗结核病的。在做药物实验时,意外发现结核病患者服用异烟肼后,会出现欣快情绪。顺着这个路径,第一代、第二代抗抑郁症药物陆续被研制出来。
无数次实践中,这些抗抑郁药物被发现有两大特点:一是可以有效地缓解抑郁症状;二是能够调节患者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浓度。于是大致可以判断:抑郁症状和三种神经递质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但随着科学进步和人类对于幸福的追求越来越过,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生、患者、家属也越来越开始关注药物所带来的另一面——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根据无数患者的临床经验与统计,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十分之多,今天我给大家列举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反应。
其实根据经验来看,几乎所有抗抑郁药物都会出现性功能障碍,有数据表明在患者使用抗抑郁药后,会有70%-80%的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情况。
但往往人因为隐私不愿意透露自己这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和自己的医生沟通来调药解决了。
大量文献和临床实践发现,抗抑郁药物的确会导致人发胖。
不过情绪稳定药(mood stabilizers)和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s)会导致快速、过度的体重增加。而抗抑郁药物相对来说,也会让人发胖,不过并不是特别明显。
原因我查了一下,关于美国一个药剂师发现,大多数抗抑郁药物会影响到管理能量平衡的中央神经系统,这样大脑就会让我们失去判断力,让我产生了饥饿信号。
还有一个观点认为,抗抑郁药物会降低我们的身体基础代谢率,也就是我们吃了很多食物后,由于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我们的基础代谢率降低,这样储存在身体的食物不容易消化掉,也会让我们产生肥胖。
对待这类问题就只能通过运动和自律来解决了,倘若十分严重,建议还是和自己的医生沟通解决。
有些女性朋友和我讲,自己服用抗抑郁药物后感觉自己月经都不规律了,自己长了很多痘痘。
其实一些抗抑郁药物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也是正常的,这是因为多巴胺D2受体引起的。以利培酮、帕利哌酮、舒必利多见。
一般不需要太在意,如果非常严重可以和医生沟通。
很多人服用抗抑郁药物后最容易发现的变化就是,自己好像有点“呆”和“傻”,这就是抗抑郁药物带来的镇静效果。
这是药物作用于组胺H受体和多巴胺受体有关。一般以氯氮平、奥氮平、富马酸喹硫平最为常见。
对于这种现象很常见,不必要大惊小怪,随着药物的服用,慢慢就会缓解。
有些抑郁症药物说明书上会专门标注“服用后可能会诱发自杀风险”,
其实大家不必惊慌,这多数不是药物导致,而是一般极其严重的抑郁症根本没有动力实施自杀,而服用抗抑郁药物后自己动力会恢复一些,所以给了自杀一定的条件。
这个时候一定要警惕自己远离可以实施自杀的条件(比如尖锐物体,窗户旁等),必要时家人也要及时看护。
记得我在服用帕罗西汀时就产生过震颤,当时自己吃饭时手特别抖,当时吓坏自己了。当时我对抗抑郁药物印象特别不好,后来直接不愿意服用了。
后来医生告诉我出现发抖情况,一般是剂量出现问题,所以患者如果出现这类副作用,应该及时告知医生情况,判断是否为药物剂量过多导致。也可以咨询医生换别的药物。
有时候这些副作用会随着你服用一点点消失。
这个副作用是很多人害怕的,因为抗脏是我们药物代谢的重要地方,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服用抗抑郁药物可能会诱发谷丙转氨酶升高。
这种情况其实多能自行恢复,不用太担心,很多人总觉得吃药会影响肝肾功能,其实这是对西医的偏见,在抗精神类药物中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损害肝肾。
对于今天的文章我并非要引起对抗抑郁药物的恐惧,而是我们只有了解这些副反应才可能真的让抗抑郁药物更有效的帮助我们。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留言也有很多人问我中医是否能治疗抑郁症,我这里先立一个观点:中医并没有实质性研究证明对抑郁症有效。
当然我不是否定中医,只是关于这种精神类疾病,中医确实不如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