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30岁的小张是一家IT公司的重要技术骨干,每天工作加班是日常习惯,饮食不规律,时饥时饱也是常有的事情,平时总以为自己身体年轻,扛得住,殊不知正是长期保持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自己的身体在一天天透支。
近期小张发现自己胃口明显变差了,而且不想吃东西,吃一点胃部就胀得难受,并且伴有胃部隐隐疼痛,开始他并没有当回事,口服一些止痛药就好了,结果后来大便也开始出现黑色粘稠物,吓得小张立刻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胃镜结果显示:胃部出血性糜烂,伴胃溃疡A2期,而且医生听说小张自己还在吃止痛药,连忙让其停止,并且给他办理了住院治疗。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本质是胃壁遭受反复损伤而形成的溃疡缺口,常发生于胃底和胃小弯等胃壁比较薄弱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胃溃疡在中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远高于老年人,这是由于中青年人多有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或者饮食不洁,并且经常忽视自身健康,对于腹胀、胃痛等临床症状不注意,因此当发现时往往已经发展成为胃溃疡。
胃溃疡急性发作时可出现严重的胃痛、腹胀、恶心、反酸等表现,特别是在进食后尤为明显。胃溃疡如果未能得到妥善的治疗则溃疡面积和溃疡深度会逐渐加重,后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多种严重并发症,部分胃溃疡甚至有发展成胃癌的可能,因此一旦发现胃溃疡必须进行科学治疗。
导致胃溃疡的因素非常复杂,并且常是多种诱因共同作用所导致,而常见的致病诱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饮食不规律
人体的代谢有一定规律,特别是胃部的分泌功能和蠕动功能和我们的一日三餐密切相关,在每次进食前胃部都会提前分泌大量的胃酸以消化即将到来的食物,然而一旦我们不能保证饮食规律,在该吃饭的时候没吃饭,就会导致胃中的胃酸对我们的胃壁进行自我消化,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胃部表明的保护黏膜变薄,甚至消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胃溃疡。
②不合理饮食
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往往会刺激胃壁分泌更多的胃酸,从而更容易对胃部造成损伤;其次,有暴饮暴食习惯的人群因为一次性摄入太多食物,导致胃部过多膨胀,造成胃部器质损伤;最后,酒精对胃壁细胞的分泌功能有一定一项,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群往往伴随有胃溃疡。
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寄生在胃肠道的细菌之一,在常规浓度下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如果出现饮食不洁或饮食不规律等诱因,就会导致幽门螺旋杆菌大量繁殖,而其分泌的有毒物质会对胃壁细胞进行侵蚀,诱导胃壁细胞凋亡,从而引发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④药物因素
一些药物可以对胃部造成损伤,长期服用或者大剂量服用可以诱发胃溃疡发作,常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消炎药、激素等,其次一些需要通过胃酸进行消化的药物对于胃部也具有一定刺激。
①进食后腹痛
进食后出现上腹部疼痛是胃溃疡的典型症状之一,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进食后30分钟左右,在上腹部正中或者偏左侧处可出现明显疼痛,可呈隐痛,也可以出现针刺样剧烈痛,这与溃疡的程度相关,大部分患者还伴有腹胀、反酸等表现,但食物消化后症状也明显减轻,因此如果生活中出现进食后上腹痛,过一会儿又明显减轻的情况则需要警惕胃溃疡。
②腹胀、嗳气
胃溃疡的患者在进食后往往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这是由于胃部的消化和蠕动功能变弱,导致食物堆积在胃中不能消化;其次,很多人会反复出现嗳气、打嗝的表现,并且气味非常难闻,这正是食物淤积在胃中未被充分消化的表现。因此一旦反复出现进食后的腹胀、嗳气等临床表现,则需要考虑胃溃疡的可能性。
③反酸烧心
所谓的反酸烧心其实就是胃酸倒流入食道引起的烧灼痛,这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部压力过大,因此胃部贲门无法完全阻止胃酸反流入食管,特别是在饥饿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
④黑便
黑色的粪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标志之一,而黑色的物资其实就是经过消化道处理过的血液,一旦出现明显的黑便就表明上消化道有出血点,而胃溃疡就是常见原因之一,并且出血量已经比较大了,这种情况下需要立刻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病情。
⑤容易饥饿
大部分的胃溃疡患者经常产生饥饿感,然而又不敢进食过多,这会导致进一步饥饿,并且诱发胃壁细胞分泌更多的胃酸,导致溃疡进一步加重。
目前临床治疗胃溃疡依然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并且大多数需要联合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5大类。
①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也称为PPI,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特异性的抑制胃壁细胞内质子泵H-K-ATP酶,从而减少H离子与K离子的交换,从而减少胃酸分泌。
PPI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烈而持久,并且副作用较少,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PPI常作为治疗胃溃疡的基础用药之一,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是缓解胃溃疡进一步发展,减少胃部症状的保障。
②H2受体拮抗剂
H2受体拮抗剂是临床常用的另一类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其可以选择性的与胃壁细胞上的H2受体相结合,竞争性的抑制组胺分泌,从而间接抑制胃酸分泌,常用的药物包括法莫替丁、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作为早期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代表,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的作用确切,但其副作用也较为多见,常见的有恶心、呕吐、头晕、口干、便秘,甚至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反应出现头晕、视物旋转等,因此临床常使用PPI来代替H2受体拮抗剂,目前只有在患者不耐受PPI时可以选择性使用H2受体拮抗剂。
③铋剂
铋剂是一种含有铋元素的胃黏膜保护剂,其具有特殊的作用机制,可以在胃酸的刺激下形成不溶性沉淀,这种沉淀可以和炎症部位的蛋白相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于胃溃疡的表明,从而保护胃溃疡不会进一步受到侵蚀;其次,铋剂可以刺激前列腺素和碳酸氢盐的分泌,从而降低胃酸浓度,减少胃酸对于胃部的刺激;最后,当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时,铋剂可以引导抗生素进入细菌体内,从而加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④铝碳酸镁片
铝碳酸镁片是临床常用的一类胃黏膜保护剂,与铋剂不同地方在于铝碳酸镁片的即刻作用较强,但长期效果较差,因需要长期口服才能发挥效果。铝碳酸镁片中的碳酸根可以有效中和胃酸,降低胃酸浓度,而铝、镁等元素可以与溃疡部位相结合,从而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治胃酸的进一步侵蚀。
⑤抗菌素
这里的抗菌素多用于胃溃疡合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这种患者在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科学的抗菌治疗,从而彻底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常用的药物表明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这两种药物对于幽门螺旋杆菌都有良好的亲和力和杀伤力,临床常将阿莫西林、克林霉素、PPI和铋剂联用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将之称为“四联疗法”,一般需要连续服药3周左右才能彻底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从而根治胃溃疡。
即使工作再忙也没有自己的身体重要,特别是在胃溃疡日益年轻化的今天,如何科学安排自己的时间,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是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其次,发现胃溃疡后一定要科学用药,千万不要疏忽大意,一定要知道进行科学治疗后胃溃疡是可以彻底治愈的,千万不要等到胃出血、胃穿孔,甚至胃癌后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