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爆发的历史背景
(1)经济基础:清末实行所谓“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的影响。
(3)组织基础:1894年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建立、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4)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5)有利时机: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
辛亥革命中几次有影响的起义
在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在武昌起义之前,仅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就发动了十多次。在这些起义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下列几次:
▲惠州三洲田起义
1900年,孙中山乘义和团运动的时机,派郑士良前往广东惠州联络会党发动起义。
1900年10月,郑士良在惠州三洲田率三合会众600多人起义,分东西两路进发,连胜清军,占领了新安、大鹏至惠州、平海一带沿海地区。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二万余人。为了取得海外接济,起义军向福建、厦门方向运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清政府,破坏了孙中山的接济计划。起义军血战半月,终因弹尽粮绝而失败,队伍被迫解散,郑士良走避香港。
▲潮州黄冈起义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以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07年5月到1908年4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孙中山和黄兴在两广和云南,接连发动了六次起义。
1907年3月,应清政府要求,日本政府驱逐孙中山出境。孙中山乃于3月下旬经新加坡到达越南,建立了同盟会分会,在旅越华侨中募集起义经费,并在河内设立了粤、桂、滇武装起义的总机关。之后,孙中山派许雪秋、余既成到广东潮州,派邓子瑜到广东惠州组织起义。5月22日,余既成,陈涌波率会党人士数百人,攻入潮州黄冈,以中华国民军的名义张贴布告。由于清军大举进攻,起义军坚持战斗数天,终因死伤过重而告失败。
不过,这次起义又引发了惠州七女湖起义。义军与清军战斗十余日,终因敌我力量悬殊,最后不得不自行解散。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壮族)和关仁甫率广西游勇80多人,并联络守炮台的清军作内应,攻打镇南关。起义军很快占领了右辅山的镇南、镇中、镇北三个炮台。这时,在越南河内的孙中山急忙率领黄兴、胡汉民等人赶来亲自督战。
由于起义军枪械弹药不足,孙中山只得返回河内筹办。而此时清军集结四千余人反攻右辅山。起义军坚守炮台,与敌血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得不突围而出。起义遂告失败。
▲安庆起义
1907年夏,光复会成员、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暗中联络会党,约定在7月8日乘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突然袭击,占领安庆,然后与秋瑾的浙东起义军共同攻打南京。但由于走漏了风声,安徽巡抚恩铭已掌握党人名单,徐锡麟只得决定起义在毕业典礼突然提前的7月6日举行。
1907年7月6日,安徽巡警学堂要举行首届毕业生典礼大会。上午8时后,恩铭等官吏来到学校,上了检阅台,恩铭威风凛凛地坐在中央。徐锡麟走到检阅台前,单膝下跪,双手把花名册呈上,突然他大声说:“抚台,今日有革命党起事!”这是他们预定的行动暗号。
但最终被清军包围在军械所,双方展开了激战,由于敌众我寡,起义军失败,陈伯平战死,徐锡麟、马宗汉被俘,最后被杀害。不久,秋瑾也因起义失败,在浙江绍兴被杀。徐锡麟领导的起义失败了,但他的壮烈行动却给将要灭亡的清王朝致命一击。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又称“辛亥广州起义”。这次起义是黄兴领导的革命党人发动的一次较著名的起义。
1910年11月,孙中山在马来西亚召集黄兴、赵声等同盟会骨干召开秘密会议。会上,孙中山鼓励与会者继续努力,不要泄气。在孙中山的鼓励下,与会者精神复振,一致同意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广州起义。
1911年1月,黄兴抵达香港,与赵声等成立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统揽起义准备工作,并派人到广州设立数十处秘密据点,以刺探军情、转运和储藏军火。4月3日,统筹部在香港开会,决定由黄兴任总司令,赵声为副司令,预定于13日发难,分十路袭取广州。但就在当日,发生同盟会会员温生才刺杀清政府署理将军孚琦事件。吴镜运送炸药至广州时又不幸被捕。清政府因而加强警戒,防范严密。同时,从日本购买的一批军械也未能及时运到。因此,黄兴等人不得不改变起义计划。
4月23日,黄兴从香港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调整起义方案。27日下午5点半,黄兴率敢死队130余人,臂缠白布为记,猛攻总督衙门,与大队清军展开激战。在战斗中,黄兴右手两个指头被流弹打断,但他仍继续指挥作战。由于敌众我寡,起义最终失败。
起义失败后,广州革命党人潘达微通过当地善堂,设法收敛死难者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白云山麓的红花岗,并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932年,查得此次死难者,共有86人,但人们习惯上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总督瑞澄由于得到革命党人准备起义的风声,便到新军中捕杀革命党人,严密监视军营,并扬言已查获军内革命党人的名单,要按名拿办。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人人自危,认为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决定当晚起义,起义首先在工程八营发生了,起义军推举吴兆麟为总指挥。
吴兆麟担起此重任后,立即指挥部队兵分三路向督署进攻。战至清晨五时,革命军攻克了清督署。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点燃了全国推翻清王朝的起义烈火,在接下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朝灭亡。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