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为大家带来9首描写秋天的诗词。
野望
王绩 〔唐代〕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对这首初唐诗人王绩的成名作,历代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些人对它评价很高,认为是唐代开朝以来的“第一首唐诗”,开唐诗风气之先。
有些人又觉得,这首诗的水平担不起这样的称谓,而且也没有完全脱离前朝味道,只是每个朝代变更之际都会有的隐者之诗罢了。
我觉得袁行霈教授总结的很好:人们给它如此高的评价,是结合时代来的,在那个见惯了齐梁诗作浓妆艳抹的年代,突然看到这一抹清新佳丽,实在是很动人的景象。
诗写秋色,其实并非主题,秋与暮色与原野共同组成一幅颜色淡雅的画作,而画上的牧人、猎人与站在远处的作者,才是点睛之笔。
天净沙·秋
白朴 〔元代〕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两首天净沙,一首秋,一首秋思,都来自元代。
马致远的词已无需再分析,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放在白朴的这首词上。
白朴的词,其实比马致远堆叠的意象还要多。前面两句,接连用到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六个意象,以孤、残、老、寒四个字塑造出秋天萧瑟冷落的环境氛围。
而后是宕开一笔,写天上飞鸿过影,连带着诗人的目光也向着远处望去。
远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连着用五个颜色,重新将淡雅冷寂的秋色粉刷出一种热闹。红叶黄花,虽然是到了生命的暮年,但也绽放出别样的光华。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代〕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也是李白的名作之一,妙在上两句用峨眉、平羌,后两句连用清溪、三峡、渝州,28字里加起来用了五个地名,李白却用一个月亮,一段情绪,将地名串联地很好。
山月映照半轮秋色,清溪冷冷,水声淙淙,秋在其中。
枫桥夜泊
张继 〔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提到秋天,主要有两处。一是月落乌啼时候,秋霜落满天地之间;二是渔火满江,映照着两岸枫叶丹红一片。
秋天是举子应试的季节,秋后放榜,有及第之人的意气风发,自然也有落第之人的万千悲凉。张继就在第二种情景中,写下了这首传唱千古的枫桥夜泊。
山行
杜牧 〔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山、白云、枫林、霜叶。句句都拿捏着秋天的特征,将一山的秋色婉婉道来。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宋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以上是范仲淹的两首秋词。两篇都充斥着思乡之情,一者游子思乡,一者征人思乡。大抵秋天乃是一年之将尽,冬天本是农耕社会里天经地义要团圆、要围坐火炉旁闲唠家常的季节,回不去的人,自然是万千遗憾,难以道尽。
登高
杜甫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风急,秋天高,秋猿哀啸。
秋水清,秋沙白,秋鸟高悬。
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字字无秋,却尽是秋意。
秋色渐浓,自己却漂泊西南,离家万里,团圆无期。人生过半,疾病缠身,独上高楼。
烦恼如同秋江之水,滚滚无休。自己穷困潦倒,人生也已入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