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乞巧古诗的注释和译文是什么(诗词赏析|林杰《乞巧》)

3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01 20:27:12    

01 作者及背景简介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诗人。早慧,六岁能赋诗为文,精通书法棋艺,十七岁夭折。《全唐诗》收林杰诗作两首。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是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在这一天,唐宋最盛行对月穿针线的习俗,如果线刚好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女性们借此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

幼年时的林杰,也和妈妈等年轻女性们一起参与过这样的乞巧活动,深邃的星空,美妙的传说,引发了他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于是写下了这首《乞巧》。

02 注释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碧霄:浩瀚无际的云霄。

几万条:比喻多。

03 白话译文

七夕之夜碧空多么浩瀚,今晚人们都会抬头仰望苍穹,

那两颗牛郎星和织女星,仿佛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女子望着秋月乞巧,穿过的针红线多达几万条啊 。

04 赏析

《乞巧》是一首想象丰富、家喻户晓的唐诗,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诗句,引用古老的神话传说,描写了唐代民间七夕时女子们乞巧的盛况,表达了女儿们乞求巧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开头两句首先交代了季节时间,自然引出了众所周知的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在牛郎之女鹊桥相会传说的渲染下,在万千女子乞巧的美好憧憬中,成为了千家万户的重要节日。人们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期盼能看到天空中搭起的鹊桥,希望能看到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普天下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两句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月朗照,万籁俱寂,女子们望月乞巧的情景。“穿尽红丝几万条”既写出了乞巧的女子之多,又写出了穿尽万条红丝所带给人们的喜悦和期待,通过作者的描写,使人可以想象七夕之夜乞巧的风俗带给千家万户的欢愉。

相关文章
石膏吊顶为什么裂纹(石膏板吊顶伸缩缝处开裂怎么防治?)
2025-04-20 12:28:38
家具为什么长蛀虫(生态板生虫怎么办?)
2025-04-20 11:49:20
屋里为什么总有异味(彻底根除家里异味来源秘籍!)
2025-04-20 10:30:27
新房为什么睡眠不好(你的睡眠一直不好?)
2025-04-20 10:17:36
高层为什么贴瓷砖(真石漆和瓷砖的优劣势?)
2025-04-20 10:11:58
买房不能买几楼为什么(买房尽量避开“5个楼层”)
2025-04-20 1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