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中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引导,虽然他们有时候很严厉,有时候很急躁,但是他们每一句牢骚,每一声怒吼,都是充满了对教育的热情,对学生的深情,如果没有过人的毅力,他们无法承受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如果没有热忱的爱心,他们无法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耐心的讲解,教师是高尚,也是辛苦。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未来;他们不求回报,如辛勤的园丁,用汗水浇灌园里的一草一木。古往今来,从孔圣人开始,无数教师前赴后继,他们的身影不仅留在了讲台,也永远的印刻在优美的诗词中。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如今“桃李满天下”已经成为了对教师成就最高的褒奖。诗题中的“令公”指的是裴度,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坚持治理国家要任用贤才。将相20余年,引荐过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过李光颜、李朔等名将,还保护过刘禹锡等人,但从不引荐无才的亲友为官。他不拉帮结派,反对权奸,坚持唯才是荐。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裴度不论在为官方面还是为学方面,都是一位任人唯贤、大公无私的伯乐和老师,所以这里白居易用桃李满天下来赞美他,学生优秀也是老师的荣耀,教书育人不求名利,只是为了那一声“老师”,为了有一天可以自豪的说:“他曾经是我的学生”!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的经典爱情诗,不知从何时开始这首诗成了歌颂老师的经典。“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恐怕就是因为这一句实在写得太催泪了。春蚕吐丝、蜡炬燃烧自己为别人带来光明,原本是描写女子的相思之苦,如今被引用为歌颂教师无私奉献的名句,实在毫不违和,教师的默默奉献、为学生传授知识、指引人生道路,不正是和春蚕、蜡烛一样吗?都是燃烧自我照亮别人,都是奉献自己成全别人。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只有在渴望春雨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雨水的可贵。杜甫经过一段时间的颠沛流离后,因旱灾而来到成都定居。他亲自下田劳作并与农民交往,亲身感受到什么是“春雨贵如油”,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千古名篇。教育就像春雨滋养大地一样,只有慢慢的,富有耐心的教育,才能体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也是不计报酬的,正是一点一滴的慢慢教育和感化,才能让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能从懵懂无知走向肩负重担。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很明显,这首诗一看题目和内容,就知道描写的是蜜蜂,诗人抓住了蜜蜂的特点,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我国自古就有把学生比做桃李的传统,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蜜蜂不辞辛劳地采花授粉,不求硕果累累的回报,这辛勤、无私的形象正符合人们对教师的赞美。
题太公钓渭图
明 刘伯温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著名帝王师刘伯温的大作,通过姜太公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正是“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当年姜太公在璜溪独钓,后来遇到周文王,从此辅佐周王室推翻纣王,建立周朝。能够成为帝王师这是莫大的荣耀,辅佐君主完成霸业,也是每一个读书人,每一个人师的梦想。谁都希望成才,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教育出的是人才,只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于是真正的伟大老师还需要因材施教。
己亥杂诗·其五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40年,诗人龚自珍才48岁,因为抒发自己的报国热忱,而写下了这首诗。不满于死气沉沉的礼部衙门生活,辞官离京,告别亲朋好友,回家乡杭州。那句经常被引用来赞美教师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诗人抒发的报国之志。而当时诗人正是想回到家乡主掌书院,聚徒讲学,把自己的学业和思想传给生徒,以变革的热情和未来的憧憬启迪他们,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所以这首诗理所当然成了赞美老师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