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莲山因其九座山峰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清·道光《辉县志·山水》记载:”九莲山在石门口内西部,上有九峰形如莲花,故名九莲山,东山曰’东莲’,因’西莲’而得名,路皆石磴,甚险”。九峰突兀而起,在中间围成一座几千平方米平台,称”九莲台”,古人曾留下”八卦山修正果,九莲台悟真谛”的名句。
传说,元始天尊的仙府玄都玉京里有一池莲花,这里有个仙女,日日侍奉莲花,和荷莲亲如姐妹,玉京里的神仙们都叫她莲花仙姑。
这天,元始天尊正打坐闭目静养,太乙救苦大帝匆匆忙忙赶来,说太行山南 九莲山头一段发生旱灾,三年滴雨不落,山中的泉水都流不出来了;民众是吃不饱穿不暖,扶老携幼,逃荒要饭,苦不堪言。
元始天尊听后,立马发令,派人下凡间到南太行去。
正在这时,莲花仙姑来了,对元始天尊说,她愿意下凡去南太行,救助受灾难的百姓。
元始天尊准了莲花仙姑的请求,对莲花仙姑吩咐说:”你去采一朵盛开莲花,摘下两片莲叶,手持莲花,脚踏莲叶,自会飞腾,日行万里,到祥云出现时,把手中莲花,掰下九个花瓣,撒向大地,所落之处,就是你在南太行的落脚修行处,在那里施法苦度保佑众生,显一下女神的本领。”
莲花仙姑按元始天尊的吩咐,脚踏莲叶,轻轻飘起,离开玄都玉京;一缕轻风吹来,耳边呼呼作响,向地上落下来。
突然,四周一片白里透红的祥云,把莲花仙姑围住,莲花仙姑把手中莲花掐下九个花瓣抛下来。
九个莲花花瓣落在南太行山中,眨眼间,花瓣落下的地方突起九座山峰。
莲花仙姑落在这九峰中间一块平地上,她把手中的莲花撒向四周,后来这里成了一片荷花池。莲花仙姑脚踏的两片荷叶随风向东飘去,飘过深谷,先后落地。
莲花仙姑抬头四下望望,山崖上有个山洞,她就爬山进洞,在这里修行施法救助百姓。
先降了一场大雨,过了一段时间,山上山下消灾祸去,风调雨顺,百姓们眉头展开了笑容。
又过了一段时间,百姓们知道山中来了个女神,施法布道,救苦救难,保佑平安,便纷纷上山,一来叩谢女神,二来求女神赐福免灾保平安。
人来人往,日复一日,渐渐人们知道了这里的九座山峰是莲花瓣变化而成,就把这里叫做九莲山,九莲山中那块平地叫做九莲台。
过了不知多少年头,这里有人居住了,就叫西莲。那两片莲叶落地的地方,也有人居住了,一处叫东莲,一处叫中莲。
莲花仙姑在九莲山一呆就是十几年,这里山清水秀,百姓善良,使她无意回玄都玉京。
元始天尊为了让莲花仙姑静心修行,早得正果,不再召回,只是又加了一条严令,只准苦行修道,不准结亲婚配。
莲花仙姑苦苦修行,为百姓赐福保佑平安,她受南太行百姓尊重,名声越来越大,声望越传越远。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莲花仙姑修得正果不知去向,隔段时间来九莲山显灵布道。朝拜的百姓们日益增多,就改称她为九莲老母。
后来,西莲、中莲、东莲都盖了庙宇,把九莲老母供奉在庙中。四面八方的百姓,成群结伙上九莲山朝拜九莲老母,香火特别旺盛。
九莲山九峰交错,山体运动,形成三条巨大的峡谷:西莲沟、关后大峡谷、红岩大峡谷。三峡谷呈三角形环绕,岩如斧劈,峰如刀削,瀑布如练,谷底浅潭小溪,宛若碧玉,由于受地质构造与岩石类型分布影响,山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峦起伏,谷深林密,峰岭险峻。地貌景观多为峰墙、峰岭、嶂谷一类丹霞、溶蚀柱、溶蚀峰,峰林、峰丛以及瀑布、跌水群,奇石岩画等,特点是”峰奇岭峻、碧潭幽深”。
关后大峡谷、西莲峡谷一年四季流水不断,谷内植被丰富,景区利用了峡谷落差,分级筑坝拦水、蓄水,形成了峡谷水带。其中关后峡谷主要景观以峡谷尽头”双对称瀑布”为代表,一瀑布居右,落差120米,水流来源回龙景区内石板河,一瀑布居左,落差80米,是从山西王莽岭景区锡崖沟流入。左瀑布形态似男子恣意潇洒,右瀑布形态似女子风姿绰约,两瀑布在峡谷尽头谷底形成一片浅潭,颇似一对情侣牵手一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离不弃,当地民间俗称”龙凤瀑布”,是情侣承诺爱情的理想目的地。
龙凤瀑布至景区大门总长八公里,沿途有千年潭、孔雀溪、七叠瀑布、猕猴区等自然景观。千年檀以下至龙凤瀑布,景区利用谷底落差设置大小不一、高低不等的拦水、蓄水坝,形成发多级连环瀑布和众多碧潭,碧潭瀑布在谷底曲折盘旋。谷底两岸山坡种植具有浪漫色彩、情调的树种,形成浪漫化、个性化的山水特征,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苗族刻道””苗族姐妹节””刘三姐歌谣””敢壮山歌圩””朝鲜族跳板秋千””花儿”等情歌对唱。牵手舞蹈类项目展演以及婚礼习俗,有内蒙古”鄂尔多斯婚礼习俗”、青海互助”土族婚礼习俗”、青海循化”撒拉族婚礼习俗”、新疆”塔尔吉克族婚礼习俗”等项目展演。
西莲峡谷自天梯停车场起至原圃、水帘洞,自然景观如九莲潭、青龙瀑布、天壶、通惠河、天孕潭、看风池、演水瀑布、古栈道、三将棺、水帘洞等。人文景观如天梯、西莲寺等有一定特色,以九莲潭、青龙瀑布、原圃为主要代表,九莲潭绿水”静幽”,青龙瀑”气势如虹”,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西莲寺佛道共鸣,香火习俗富有民间特色,西莲峡谷以西莲寺为中心,有富有民族色彩的宗教倾向、信仰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展演、展现,形成颇具宗教特色、而且是民间宗教特色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