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南北长87公里,东西宽38公里,呈南北狭长状,全县总面积为2336平方公里。余干县为上饶市西部农业大县,东与万年接壤,南毗余江、东乡,西连进贤、新建、南昌,北邻波阳、濒临鄱阳湖,与都昌县隔湖相望。
历史沿革
据考古证实,远在新石器时代,县地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至西周,原始居民点已逐渐形成聚落,属《禹贡》扬州之域(居民系古越族,后同化为汉族)。
春秋时期,属楚。周敬王十六年(前504年),吴王阖间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地属吴。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王勾践攻灭吴国,地入越。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威王伐越,并吞吴国旧地,取江南15邑,余干在内,重隶于楚。
至此,本县已成城邑。县地河流古称“馀水”,居民利用馀水灌溉,结馀水两岸居住。自居民点的形成,经聚落以至城邑的建立,均在馀水流域,即馀水之涯,故称其城邑为馀干(干,解作涯)。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本县以城邑之名命名为馀干县,隶属九江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灭楚项,改九江郡为淮南国,下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馀干属淮南王国豫章郡。次年,改馀干为馀汗(添水,古字通,仍读“干”),仍属豫章郡。
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改馀汗名治干,属九江郡。
东汉恢复豫章郡,复名馀汗,仍属豫章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分豫章置鄱阳郡。馀汗改属鄱阳郡。
晋元康元年(291年),置江州。馀汗属江州鄱阳郡。
南朝宋,去“水”存“干”,复名馀干,仍属江州鄱阳郡。
南朝齐,隶属仍宋旧。
南朝梁,承圣二年(553年),改鄱阳郡为吴州,馀干改属吴州。
吴州。不久复为鄱阳郡,馀干先后属之。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鄱阳郡为饶州。大业三年(607年),复改饶州为鄱阳郡。馀干先属饶州,后属鄱阳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改鄱阳郡为饶州,馀干属饶州。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第八道为江南道,饶州隶江南道,馀干属饶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全国为15道,江南分为东西2道,饶州隶江南西道,馀干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饶州为鄱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鄱阳郡为饶州,馀干先后属之。
五代杨吴(907—935),馀干仍属饶州。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改饶州为永平军。馀干属永平军。
宋开宝八年(975年),改永平军为饶州,馀干属饶州。天禧四年(1020年),饶州属江南东路。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饶州属建康府路。绍兴元年(1131年),饶州属江南东路。以上三个时期,馀干均属饶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置饶州路总管府,隶江浙行省。元贞二年(1296年),升馀干县为馀干州,属饶州路。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改饶州路为鄱阳府,隶江南行省,馀干属鄱阳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鄱阳府为饶州府。洪武四年(1371年),馀干州降为馀干县,属饶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设江西承宣布政使司,领13府。又分5道,分辖13府。饶州府隶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分隶九江道,馀干属饶州府。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裁各道,惟饶南九道、岭北道存。雍正九年(1731年),饶南九道增辖广信府,为广饶南九兵备道。饶州府隶江西省,分隶广饶南九兵备道,统辖于江南江西总督。馀干属饶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及州,一律改县。民国3年,划全省为豫章,浔阳、庐陵、赣南4道,馀干属浔阳道。民国15年,废道,各县直属省政府。馀干属江西省政府。民国21年,划全省为13个行政区,第四行政区驻鄱阳,馀干属第四行政区。民国24年,缩改全省为8个行政区,第六行政区驻上饶,馀干属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本县上乡山区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之一部分。
1949年5月7日,馀干解放,属赣东北行政区鄱阳专区。同年8月,改属乐平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赣东北行政区撤销,全省划为南昌、九江、浮梁、抚洲、吉安专区。馀干属浮梁专区。1952年9月,专区调整,划全省为宜春、上饶、赣州、九江、吉安专区。馀干改属上饶专区。1966年2月1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简化汉字,“馀”省“食”存“余”为余干。1968年,专区改为地区,全省分为宜春、上饶、九江、赣州、抚州、吉安地区。余干属上饶地区。200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上饶地区改设上饶市。余干属上饶市。
行政区划
1949年5月,全县农村设4个区,县城设城关区。城关区辖4个街和近郊4个乡。农村4个区,以序数命名。同年9月,农村增设第五区。当时基层组织仍保留原乡、镇、保甲。
1950年,废保甲,设行政村,全县扩大为11个区。城关区所辖街、乡未变。农村增为10个区,仍以序数为名,下辖118个乡。
1951年农村增设第十一区。
1952年,城关区撤郊区乡,辖5个街;农村扩大为12个区,下辖189个乡。
1953年,城关区辖街未变,农村仍为12个区,并为162个乡。
1956年,区乡合并。除城关区改为城关镇,二区改称黄埠区(下设黄埠镇),五区改称瑞洪区(下设瑞洪镇),十区改称社赓区外,其他区均撤销,改为9个工作组,以地方命名。全县合并为62个乡,增设2个直属农场。
1957年调整合并,撤工作组。城关镇和眠山、中山等8个乡直属于县,农村划为6个区,仍以地方命名。黄埠、瑞洪区辖镇未变。6个区下辖49个乡,仍设2个直属农场。
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制,全县划分为25个公社,公社下设大队、生产队。
1959年,县城撤公社,改为余干镇。农村为24个公社,另有1个县属农场、3个垦殖场。
1962年,重新设区,全县设1个县属镇,2个县直属公社,8个区,6个直属场,区以下辖2个镇、56个公社。
1963年撤区、小社并大社,全县设余干镇、瑞洪镇、黄埠镇和中山、水上等31个公社和3个垦殖场、1个林场、1个良种场。
1965年,公社调整,增设三个镇、29个公社、2个垦殖场、1个良种场、1个原种场。
1968年扩社并队,全县并为16个公社和1个余干镇以及6个场。
1972年,调整公社规模,调整后为1个镇、23个公社、7个场。
1976年,继续调整公社。镇、场仍旧,全县调整为27个公社。
1983年,全县公社、镇、场数仍旧,惟名称有所改变。
1984年体制改革,改公社为乡,恢复乡、镇人民政府。镇下设居民委员会。原属公社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分别改为乡属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
1985年,县人民政府下辖3个镇、27个乡(下辖374个村民委员会,4951个村民小组)和5个场。省办康山垦殖场和珠湖劳改农场的4个分场均在本县境内。
1996年根据国务院批转的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精神,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石口、古埠2个乡,建立石口、古埠2个镇。
1997年12月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禾斛岭综合垦殖场,建立禾斛岭镇。
2000年6月,县境内的省属康山垦殖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划归余干县管理,为乡镇级农垦企业单位。
2000年底,全县共有6个镇,25个乡,4个乡镇级国有县属场,共辖20个居委会,435个村委会,10个分场,1个直属队。
2003年4月,撤销华林岗乡划归余干县,并更名为玉亭镇。
2004年,撤销梅溪乡划归瑞洪镇。从石口镇析出,设立乌泥镇。
2006年,撤销新生乡和东源乡划归瑞洪镇。撤销古竹乡划归石口镇。
2022年10月,余干县辖9个镇、11个乡、7个场:玉亭镇、瑞洪镇、黄金埠镇、古埠镇、乌泥镇、石口镇、杨埠镇、九龙镇、社赓镇、康山乡、东塘乡、大塘乡、鹭鸶港乡、三塘乡、洪家嘴乡、白马桥乡、江埠乡、枫港乡、大溪乡、梅港乡、渔池湖水产场、县良种场、李梅林场、康山垦总场、禾斛岭垦殖场、 峡山林场、信丰垦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