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是苏州西部的低山丘陵地区,境内有大小山丘二三十座,可谓是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倘若有人要问:光福山中哪座最为奇特?回答是首推太湖岸边的石壁。
石壁之奇,首先在于它的名字。山形状奇特,且有个令人很难读准确的大名,叫做蟠螭山。位于西碛山之南,俗称南山,俯瞰犹如一条蜿蜒游弋在湖滨的无角龙,由此称作蟠螭山。清朝《光福志》云:“蟠螭山,俗呼南山……斗入湖中,作蜿蜒状,以此得名。”何为“蟠螭”?据古籍记载,它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传说是龙与虎的后代,生得虎形龙相,具有龙的威武和虎的勇猛,能驱恶避邪,保佑平安。因而,古代军旗、兵器、青铜器、玉雕、印章、铜镜以及建筑上,经常出现蟠螭图案纹饰。蟠螭山斗入太湖,每当风浪大作,水拍悬崖,浪花飞溅,真是大有“龙的威武和虎的勇猛”之势。可见,其名除了形状外还别有一番寓意在其中。
石壁之奇,一山多名。蟠螭山,或写作盘螭山,由火山岩构成,呈曲尺形,南北走向,南横北纵,长约1000米,最宽处约200米。虽然是座蕞尔小丘,则分为有南北两峰,人们习惯把南峰叫做蟠螭山,北峰叫做南山,两峰分别海拔40米和45米,两山连属,一山多名,石壁则是它的别名。《吴门表隐》则称之为大石壁,云:“大石壁,在潭西蟠螭山,峭壁崭嶻,下临太湖,最为幽险。”其山体屈曲蜿蜒,卧伏湖滨,若遇云岚,烟霞飘渺,大有“山在有无中”之妙。
石壁之奇,山上有个坎。在蟠螭山西南有个坎,呈凹形状,窪然中虚,四周绝壁如削,高出七八米,奇峭崭嶻,浓荫掩映,民间称为“石壁窝”。清乾隆《吴县志》云:“石壁窝,在蟠螭山巅,窪然中虚,方三亩许,四壁如削,高五六寻,临具区(太湖),七十二峰屏列于前。”“石壁”之名,由此得来。清《太湖备考》云:“盘螭山……上有一坎,四周皆石壁削成,高可三仞,大如数千石囷,故今人皆称为石壁。”从其岩石外貌来看,坎坞应该是由人工开凿而成,却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所为。
石壁之奇,坎中有寺,且是明末憨山大师(“四大高僧”之一)的结茅之地。石壁窝里有古刹——永慧禅寺,俗称石壁庵、石壁精舍、石壁禅寺,又称湖东精舍。相传,梁朝僧人慧海喜其幽静,僻为道场。清初诗人姜埰《石壁庵》诗云:“六朝遗迹倚崔巍,欲削芙蓉护讲台。山色晴空还易雨,人家桑柘更宜梅。佛香入院双林净,湖水遥天百道回。几处登临看不尽,晴川华薄又相催。”而据清《吴县志》《光福志》记载,寺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明隆庆三年(1569年),高僧憨山大师来到这里,喜其清幽,钟其灵气,结茅住山,重建寺院,故有“憨山结茅之地”之誉。1960年,永慧禅寺即被列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殿宇、僧房30余间。
石楠树
石壁之奇,寺中有奇树。在寺前院里有二棵古银杏树,一雌一雄,挺拔粗壮,高20余米,粗近1米,树龄500多年,枝叶茂盛,生机勃勃;深秋时节,满树果实累累,满地一片金黄。更奇的是在僧房后面的壁岩缝隙间,生长着一棵元代石楠树,树龄800余年,粗如碗口,树身紧贴陡峭岩石,蜿蜒向上攀爬七八米,盘旋屈曲,犹如苍龙卧壁,俗称“睡龙树”;树干倔强地伸出崖顶,树冠枝繁叶茂,如伞似盖,四季苍翠常青,在江南十分罕见。光照居士有诗赞云:“灵山佛祖遣神龙,腾云直飞洞庭东。苍穹壁立屹千载,钟声梵音悟松风。”
石壁之奇,寺中有奇竹。在寺庙后院崖岩缝隙间,长生着一种珍稀的竹子——镶金碧玉竹,嫩黄相间,犹如翡翠镶金。相传憨山大师受封时,皇帝御赐了许多金银珠宝,憨山大师则视而不见,唯独向皇帝要两枝镶金碧玉竹子,带回蟠螭山,栽种于寺院内,繁衍至今,苍翠碧绿。
石壁之奇,崖壁有成片的摩崖石刻。后院右侧石壁陡直笔立,高八九米,似刀斧斩削,雄峭奇绝,摩崖镌刻有清末至当代公卿名宦、文人墨客游山题词、题记30多方,其中有韩崇、顾文彬、潘钟瑞、章太炎、于右任、孙光庭、李根源、弘一、虚云等名人大师,铁划银钩,斐然可咏,正草篆隶,各体皆备,俨然是个露天名家书法展览。
石壁之奇,还在于风光奇特。石壁雄踞湖滨,前拱列岫,后拥万树,以幽静亦雄丽的独特风光著称,人称是“吴郡诸峰最胜处”(清孙原湘语)、光福“山中最胜处”(清同治《苏州府志》)。清《光福志》云:“步障其巅,则琉璃万顷,横陈于前,想阳侯怒时,兹山当岑岑欲动耳。”晴日艳阳,“登临瞻眺,太湖中的岚光云影,沙鸥风帆,一一飞上几席,真可谓极游观之乐”(1933年2月23日《申报》)。古往今来曾经吸引着无数的文人骚客、达官富贵,成为人们游览光福的必到处。
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徐枋将石壁目为“邓尉十景”之一,绘成图画,并撰文《石壁记》,写道:“邓尉诸山,苦少奇山。故石壁虽在僻远,而游屐之所必到也。先自平畴蹑山麓而上,数折至山之半,间径如砥,夹路皆松杉也。上倚巉岩,下俯太湖,湖水澎湃,呑啮山足,风起则谷啸,水涌声闻甚远。盘山而行二里许,将至石壁下,又有一峰隔之;再转而入,其径最狭,过数武,忽有平地,周数亩,即石壁也。石固逊铜井之灵妙,而独以雄峭作奇,崭嶻如削,壁色正黄,形势迥抱,不减赤城(壁)矣。”清朝诗人顾汧《石壁诗》极写湖上胜景:“石台踞坐晚风清,落落烟波钓艇横。七十二峰收一望,凭虚真欲驾天鲸。”钱泳《登石壁观太湖》与顾汧诗异曲同工之妙,云:“踏遍巉岩上石台,波涛滚滚万山开。一筇独立凭西望,惟有孤帆天际来。”缪继让《石壁》云:“山形陡削欲登难,风磴萦纡古木攒。一径幽林心目冷,忘机老衲笑言欢。松涛响助湖山壮,屋壁高连石壁寒。赖得昼长余晚照,前峰苍翠可盘桓。”清代乾嘉年间著名诗人孙原湘有《题石壁精舍》诗二首,前一首描写太湖风光:“苍苍绝壁瞰湖边,万顷琉璃照眼前。风雨欲来云满地,人烟何处水浮天。松声时作空中乐,鸥影都成世外仙。七十二峰看不了,一峰诗思一飘然。”后一首描写寺院及其周围风景:“何年翠凿两崖开?老佛低眉坐古苔。三面青山三面水,一重香雪一重台。绝无鸡犬传声到,定有鱼龙听讲来。手弄白云天欲螟,满身花雨且徘徊。”湖水萦抱,青山簇拥,花木掩映,静谧怡人,仿佛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因而《苏州府志》称是“春秋游履所萃焉”。
此外,蟠螭山上还有蜂腰石、憨山台、憨山泉、白龙泉、梅村泉、尊生泉以及画家虚谷墓、江寒汀墓,真是个值得到此一游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