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湾天后古庙,又叫赤湾天后宫,或者天后博物馆,其创建远溯南宋时期,最初名为“赤湾天妃庙”,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近400年,直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才改名为“赤湾天后宫”。
赤湾天后古庙,自建成后,历经明清多次修葺,规模日隆,逐渐成为东南沿海地区当时重要的一座天后庙宇。凡朝廷使臣出使东南亚各国,经过这里时,必定停船进香,以大礼祈祷神明庇佑。而明永乐初年,三保太监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赤湾天后古庙也是其重要的一站。
天后,又称妈祖,天妃,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相传妈祖的真名叫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诞生于莆田湄洲岛,于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去世,年仅28岁。
由于妈祖从小立志不嫁,专以行善济世为己任,一生都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商船渔船,因此在她去世后,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遂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后来妈祖的信仰,随着华侨的南渡遍布于南洋各地,妈祖也就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台湾地区,东南亚沿海华裔居民普遍信仰的海神。
来到赤湾天后古庙,首先看到一座壮观的牌楼,四柱三开三层,二层中间四个大字“天后古庙”是由王光英所撰写的。
步上台阶,进入古庙,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双手合十仪态祥和目视前方身体微倾的天后站立像,身后是中华海神的雕刻影壁。紧挨着影壁的是一座近似长方形的睡莲池,池后是左右对立的两层钟楼和鼓楼。
鼓楼,为北魏时兖州刺史李崇所创建,系报警和传递信息之设施,后逐渐失去原作用,和钟楼一样,成为报时设施,并因其建造精美而供人观赏,当重大典仪或节庆时钟鼓齐鸣,寓意盛世太平之景。
过钟楼鼓楼,便是天后古庙的前殿,其建于明永乐初年(1403年),宽24米,高十余米。正门台基前面有两尊浮雕纹样石刻,相传为宋代末年的赤湾天妃庙的原建筑构建,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是当今研究宋代石刻工艺的重要实据。
前殿正面的四根龙柱,每根高4.2米,全部采用传统的镂空石雕而成,双龙盘柱,态势生动。此外,台阶两旁还设置海神天后的守护神兽圆雕石麒麟两尊,衬托着天后宫的神圣与庄严。
穿过雕刻精美的仪门,是正殿广场,这儿是整个天后古庙的核心。有正殿,香云阁,神仙树,聚宝炉,共震龙洗等。
正殿,相传始建于宋代,明清时多次修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近年按照“官式作法,闽粤风格,海神特点”三原则重新修葺的。正殿面宽24米,高16米,重檐高台,颇具王者风范,是祭祀天后的重要场所。
殿内,天后宝像慈祥端庄,威仪肃穆,通高6米有余。宝像上方悬雍正乾隆光绪皇帝的御书金匾,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殿前设阅台,两层台阶分别为九级和五级,寓意天后九五之尊;阅台中置石雕青龙一对,四周环绕龙凤石雕栏杆,雕工精美,栩栩如生。
神仙树,又名许愿树,据《天后志》记载:永乐初年,郑和率领舟师,远下西洋,当船队行至珠江口南山附近海域遇险,遂祈祷于天后,天后显灵,救助了郑和。后郑和归朝,复命奏上,奉旨遣官整理天后庙。相传该神仙树,就是当时郑和的副帅张源重修赤湾天后庙时亲手所植,后历经数百年战乱,屡毁屡长,生生不息。由于百姓长于树下许愿,多有灵应者,所以百姓便称之为“神仙树”。
聚宝炉
聚宝炉,和摇钱树一样,为民间传说能聚生财宝的地方,信众在那里燃烧纸钱和金塔,一是为祈求好运发财,财富满门;二是缅怀自己的先辈和已故的亲人好友,祈祷他们在天堂幸福快乐。
这儿的两座聚宝炉,在正殿内最低处,按中国习俗有“水为财”之说,而水是由高向低流逝,“聚宝之地亦聚财之地焉”,在聚宝炉焚烧纸钱金塔,有财有福,得财为喜,财禄一体,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共震龙洗
天后神奇共震龙洗,宋明时其臻于完善,只要加入适量的水于铜洗中,用手掌有节奏地摩擦两弦,立即会发出奇特的嗡嗡声音,而铜洗中的水面便出现美丽的浪花,水珠四溅。
我们的先民把深邃的智慧,精湛的科技,和美妙的艺术欣赏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的稀世之珍—共震龙洗,是我国古代科学留给今人印象最深刻的发明之一。
离开赤湾天后古庙,继续前行,十五到二十分钟吧,就来到了宋少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