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有“海内第一桥”之誉,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然而,洛阳桥,并不位于洛阳,而在如今的福建泉州。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连接了现福建省泉州市境内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距泉州城5公里。洛阳桥桥长834米,宽7米,有桥墩46座,全部用巨石砌成。桥上有500个扶拦,28只石狮,据说分别代表了建桥的500个桥工和28个技师。还有7座石亭,9座石塔。
为什么会叫做“洛阳桥”呢?据记载,唐朝初年,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大量的中原人南迁,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同化并引导了当地人。而迁移至此的,多为洛阳人士,因见此地的山川地势颇似洛阳,于是将此地取名为洛阳,此江改名为洛阳江,修成的桥也就叫做洛阳桥了。这里至今仍叫洛阳镇。
北宋时期,洛阳江以“水阔五里,波涛滚滚”著称,当时江口两岸的百姓只能通过江口的“万安渡”渡船来往于两岸。当地是江海交汇地,江阔水深,潮狂浪急,十分凶险,但它又是人们往来东南沿海的必经之地,每逢春夏,水涨潮高,浊浪冲天,渡江翻船之事常有,葬身江中者不计其数。据《泉州府志》记载,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但是浮桥不稳定,并没有真正达到让人安全渡江的目的。
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经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建成后的洛阳桥,不仅是连接福州和泉州的古官道,还是整个惠安县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北宋年间泉州的海外贸易正盛,洛阳桥的建成更加促进了贸易往来,其他一座座跨海大桥也陆续建起来,江海连通,满载瓷器的多桅帆船舰队从这里出发,跨越大洋大洲的异邦客船亦到此歇脚。
然而,在江水浪潮间,桥常遭天灾人祸破坏,因此洛阳桥重修兴筑的次数不胜枚举。幸运地是,虽经数次修葺,古桥上至今仍然保存着石亭、石塔、祠庙、历代碑刻等,承载着过往印记和文化故事。
洛阳桥的南、北两方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石塔,塔身基本完好,虽有补缀,但依然保持了北宋初建时的模样。其中桥南的窣堵坡式塔,以莲花瓣状圆形塔心为石座;左侧的三层六角楼阁密宗塔,则为六棱柱石塔造型,还有石雕挑檐,十分精巧。洛阳桥的中亭有一间挂着“天下第一桥”牌匾的展示馆;其左侧榕树下是西川甘雨亭,为纪念明嘉靖年间泉州郡守方克而立;中亭上还有十多方记录着洛阳桥从宋代到民国时期的修桥碑刻,非常珍贵。
中国桥梁界有“北赵州,南洛阳”的说法,洛阳桥的珍贵之处除了悠久的历史,还有它的造桥技艺,可以说它是我国古代所有名桥中科技含量最高的桥,是那个时代造桥技术的集大成者。洛阳桥被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福建桥梁的状元”。北宋年间就能在一公里多的水域上架起跨海梁式石构桥,不得不令人称叹,它的“造桥三法”至今仍为人称颂。
首先,它创造性地使用了“筏形基础”,就是在与桥身垂直的水底下,用石块垒砌成宽度远远超过桥身的石堤坝,然后在石堤坝上修筑桥墩。洛阳桥的筏形基础宽达25米,长500余米。现代桥梁技术中筏形基础的采用,只是近百年的事情,比它晚了900多年。
其次是“浮运架桥”法,即利用潮汐和木头浮力运石料,架石梁。大潮之际,用木排运载石梁划入两桥墩之间,当潮水退走以后,石梁就可以很容易地安放在桥墩上了。洛阳桥长800余米,构成桥梁的石材有300多块,每块长约12米,重达7、8吨,用这个办法才能成功安装。
第三是“殖蛎固基”,根据牡蛎总要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而且一旦黏附上去便永不分离的特性,它巧妙地利用繁殖“蛎房”的方法来联结、胶固石块,增强稳固性。
洛阳桥的建造,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让当地变得繁荣,它充分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如今依然屹立的洛阳古桥已经不再通车,千载潮起潮落,洛阳桥总是当地最厚重和生动的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