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西城区,包含原西城区和老宣武区的区域,共有15个街道办事处。作为古都北京建城和建都的肇始之地,西城区有着3000多年悠久历史,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及历史文化街区面积都是北京之最。目前,全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一般文物179处。另有非遗208项。而水秀一方,正是什刹海街道的代名词。
什刹海的名称始于明代,较广泛的说法是什刹海因周边的“九庵一庙”十座寺庙而得名,但净业寺、三官庙及西海南沿的高庙都不在这十座古刹之中,或许是因为什刹海周边庙宇众多,“什”是表示数字之多的虚指;更大的可能则是什刹海在明清时期专指前海与后海,不包括当时称作积水潭的西海。
在清乾隆年间绘制的《京城全图》上,什刹海地域曾标有寺庙90座,是京城寺庙最为密集之地。《什刹海志》称,什刹海历史上曾经有过多达165座寺庙。什刹海不仅寺庙数量多,其中的名刹大庙不仅为京城人所知晓,而且名扬海内外。其实,和什刹海这个地名由来相关的寺庙其实就有两座,那您知道是那两座吗?
单士元先生曾考证什刹海地名的由来!
假如翻开北京地图,读者很可能被北京城西北部一串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湖泊所吸引。它们犹如一颗颗晶莹碧透的翡翠,镶嵌在京城的大地上,什刹海便是这众多翡翠中的一颗。什刹海曾叫“白莲潭”“积水潭”“海子”“玄武湖”“北湖”等不同称谓,而“什刹海”这一名称的出现时间,经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单士元先生考证为明代时期。
单先生在《对什刹海的感情》一文中写道:“ 儿时生于什刹海,不识什刹海名称之渊源。传说在大片湖泊周围有古刹十,因而得名。余不敏,未能深考。多年来只沿故老传言名之。早年在什刹海畔德胜桥,有‘什刹海禅林’古庙一座,其碑为明万历年间建。据此,什刹海之名称在明代已有矣。”
后来单先生在广化寺见到一块清咸丰二年(1852 )所立的《重修广化寺碑记》,碑文为清代督抚徐继畲所撰写。碑文上刻有“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什刹海,以环海有丛林十,故名。广化寺者十刹之一”。单先生看完之后,认识到什刹海名称的形成还与什刹海周边众多的庙字有关。而徐继畲的撰文,“为什刹海留下历史的掌故,弥足珍贵”。
1990年之后,单先生不顾年老体弱,积极参与有关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文化保护与资源开发研讨会和专家论证会。针对什刹海地区历史悠久,多园林建筑、多寺庙、多王府的特点,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各种会议上,单先生还力主保护什刹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和修复文物古迹,主张恭亲王府和醇亲王府修复后开放,解决好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保护好什刹海地区的胡同、四合院、河湖水系等。单先生还为修葺一新的银锭桥题写了桥名。
单先生对什刹海富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文章中写道:“今此地仍具有旧都风貌,即城市山林之意境。漫步其间,无闹市嚣杂之扰。可远望西山,近看湖水。河边绿柳成行,俯视游鱼可数。古刹邻其旁,时闻老僧钟磐木鱼之声,别有境界。进入长短胡同与大小四合院,又得观风问俗之乐。倦游矣,小坐湖畔有怡然自得之趣。”
单士元先生为人低调,态度谦和。他和读者们对话,就像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在娓娓道来,而这些极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单先生仅仅认为是“炉边闲话”而已。
什刹海寺曾有位传奇的三藏和尚!
什刹海地名由来有一种是说什刹海周边有“九庵一庙”十座庙宇,取自民谚中的“九庵一庙三座桥,海眼就在金丝套”。清人梁章钜的《退庵笔记》写道:“元明之际,在什刹海附近,曾建有万善寺、广善寺、三圣庵、海会庵、静海寺、心华寺、慈恩寺、金刚寺、龙华寺、广化寺,故名什刹海。”清咸丰年间《重修广化寺碑记》记有:“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什刹海,以环海有丛林十故名,广化寺者十刹之一。”
以此推测,所谓的什刹海“九庵一庙”之说大致形成于清末时期。后来将“三座桥”“金丝套的海眼”加入其中,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这段民谚。
其实,什刹海地名由来还有一种是说这里建有什刹海寺。什刹海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也叫十刹海庵、古刹十刹海庙等等,就在现在的糖房大院里。什刹海寺是个规模不大的寺院,但知名度很高,这是为什么呢?在历史文献中对什刹海寺有这样的记载,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北京城里的寺庙道观中,没有超过什刹海寺的。他们供奉佛像,不以贴金的神像多少为荣耀,不以台阶的层数与殿宇的高耸为自豪。这座寺庙以僧人们每天的诵经以及举办宗教活动仪式而著名。
什刹海寺不仅寺庙出名,而且庙里有个叫三藏的和尚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三藏和尚是陕西人氏,小的时候拜遍融法师为师。三藏和尚是个典型的苦行僧人,生活极为节俭,一年四季只穿一件单衣。“终身未尝寝,多立少坐,危坐即其休卧时。主什刹海二十年,终未饭长住一颗。日出乞食,归立钟板侧”。就是说三藏和尚一辈子没有躺着睡过觉,并且站立的时候多,连坐着的时候都很少。当您看到他打坐的时候,就是他在睡觉。他主持什刹海寺20年,在三藏和尚的带领下,什刹海寺僧人们节俭成风,三藏和尚也颇受世人尊重。
他外出化缘的时候只是立在大树下手持念珠诵佛不止。他的身旁放着一只化缘的瓢。附近的老百姓看见这只瓢仰放时,就知道三藏和尚还没有用餐,争相将斋饭放进瓢里。三藏和尚用完斋饭之后,双掌合一,继续诵经,直到日落西山才返回寺里。
由于多年来的节俭,什刹海寺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作为住持的三藏和尚却要求僧人们还是和从前一样,每天的早上和晚上都喝稀粥,午间供应一顿米饭。有的僧人找到三藏和尚,要求把饭量增加一些。三藏和尚不仅没有同意,还告诫他们“米多不饱,米少不散”的道理。若干年后,京城一带遇到了大旱灾,农民的粮食几乎颗粒无收。三藏和尚用积攒下来的粮食养活了寺里的僧人,还让寺里的和尚把粮食捐给背井离乡的灾民。三藏和尚和什刹海寺僧人的善举,在社会上的反响极大。万历年间,因国库银根儿偏紧,发放给京城各寺庙的银两一度停止,其他寺庙的僧人纷纷外出谋生。什刹海寺依靠日常的积蓄,僧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因此被世人赞誉为“京师梵宇,莫什刹海若者也。”
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三藏和尚性格质朴,语言直率。对于进入寺院求签拜佛的达官权贵们从来不阿谀奉承,反而像训斥小孩子一样不讲情面。有一位着装华贵的官太太前来拜佛,求佛祖保佑自己的丈夫官运通达,三藏和尚看见后极为厌恶。他厉声对这位官太太说道:“ 你丈夫是朝廷重臣,你本应该躲在家里静心吃斋念佛,多想积德行善之事。为什么还要到庙里让僧人们给你诵经呢!你们家里没有规矩,但是寺里有佛法呀!不要再有什么奢望!你赶快回家念佛去吧!”这贵夫人遭到三藏和尚的一顿训斥,气得脸色煞白,灰溜溜地走了。
万历四十二年( 1614)三藏和尚圆寂,因为三藏和尚名声显赫,朝廷专门派了宫里的太监协助僧人们处理后事。僧人们在火化三藏的尸首时,站在一旁的太监说话了:“三藏和尚是个苦行僧, 没有多大的修行,肯定不会出舍利的。”话音未落,突然从火堆中飞出一个亮晶晶的东西。众人把这件东西放在手里一看,原来是一粒晶莹剔透的舍利子。为了纪念三藏和尚,什刹海寺里的僧人将三藏和尚生前用过的“一瓢、一数珠” 悬挂在寺内,供人瞻仰。
老百姓们为了感谢三藏和尚和什刹海寺僧人们的功德,把寺南侧的那片水域叫成了“什刹海”。因此,被前人称作“白莲潭”“海子” “积水潭”的水域也就有了“什刹海”这样一个称谓, 并直延续到现在。这也是什刹海之名由来的一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