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楼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楼阁在中国文化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知道黄鹤楼;
我们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认识岳阳楼;
我们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了解滕王阁;
而同为四大名楼之一的南京阅江楼,却很少有人提及。
阅江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也是南京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一直以来,“冷门”、“没人”、“不爱去”、“没什么意思”、“本地人都不去的景点”,成为了大家给阅江楼贴上的标签。
但是只要来过一次阅江楼,它便是心头的“意难平”。
有记无楼
阅江楼的身份有些尴尬,六百多年来,它一直有记无楼。
关于阅江楼的故事,还得从朱元璋开始讲起。朱元璋在其称帝前,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指挥数万伏兵,击败了劲敌陈友谅40万人马的强势进攻,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
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开始建一楼阁,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朝廷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其中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
朱元璋在写了楼记、打了地基后又突然决定停建阅江楼,并在他的《又阅江楼记》中写道:“即日惶俱乃罢其工”,朱元璋惶俱的就是日全食,天狗吃日,这样的天象让朱元璋惶恐不安,朱元璋最终还是放弃了建楼。
直到2001年9月,这座跨越了六百年时空的“烂尾楼”——阅江楼正式竣工建成,正如朱元璋《阅江楼记》中所想象的:碧绿的瓦,红色的柱,飞檐凌空而插入云霄……从此结束了六百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
有楼无名
无记不成楼,有记方有楼。
如今的阅江楼是在原有的史料记载基础上建造的,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和古典皇家气派,却一直没什么名气。
阅江楼喻阅江揽胜之意,总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高五十一米,外观四层又暗三层,一共七层,其设计精美,艺术高超,其平面设计为“L”型,主翼面北、侧翼面西,显示出“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廉凤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的楼阁意境。
阅江楼的胜景,从明朝穿越时空来到了现代,这是何等的巍然耸立,又是何等的大气磅礴!
但是由于许多的古代资料缺失和现代建筑规范、工艺的差别,新建的阅江楼没有使用传统的木结构,而是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来代替,让这座名楼缺失了一丝古韵。
汉白玉碑刻
从东门进入向左拐拾级而上,半山腰就能看见汉白玉碑刻。
汉白玉碑刻是当代书法家抄写的朱元璋撰写的《阅江楼记》,碑的背面刻的是宋濂所写的《阅江楼记》。
汉白玉从北京房山开采出来,高3.1米,宽4.8米,重15吨,是全国最大的汉白玉碑刻。
“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这副绝妙的对联,正是南京阅江楼六百年风雨沧桑的真实写照。
明史金陵碑廊
2007年,阅江楼征集“明朝那些事儿”,次年便有了明史金陵碑廊,一条两三百米的长廊,黑底白线勾勒出一幅幅古朴的图案,浓缩了277年明代史。
明史碑廊从龙江战役开始,正是这一战奠定了明代的基石,这也是明史碑廊选址于此的原因。
据了解,明史碑廊将有53幅石刻,这些历史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在阅江楼的金陵明史碑廊上。途径此处,可以站在阅江楼旁,背倚长江读明史。
阅江楼鼎
顺着汉白玉碑刻前方的台阶往上走,广场的左边就能看到阅江楼鼎。
阅江楼鼎是全国最大的仿西周司母戊鼎,重达4吨,鼎上刻有篆字:“狮梦觉兮鬣张,子孙骄以炎黄,山为挺其脊梁,阅万古之长江,江赴海而浩汤,楼排云而慨慷,鼎永铸兹堂堂。”把这七句话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即为“狮子山阅江楼鼎”。
登高望远
爬到阅江楼顶层,来到观景台,站在阅江楼上,极目远眺,浩浩金陵尽收眼底。
东边紫金山、南边电视塔、西边紫峰大厦、北边长江大桥、都能清晰看见。
站在阅江楼上还能看见山脚下的天妃宫、静海寺,它们原先都是明永乐皇帝为郑和下西洋而建,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重建的。
▲静海寺的寺名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
在距阅江楼不远的半山腰上,正在修缮的地藏古寺也若隐若现。
▲还在修缮的地藏古寺。
“瞰江、瞰山、瞰城”,阅江楼真的把南京的山、水、城、林统统打包了起来,现代与古代一墙之隔,气息却又彼此交融。
▲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当年朱元璋在《阅江楼记》中是这样描述他所看到的金陵景色的:“若天霁登峰,使神驰四极,无所不览,金陵故迹,一目盈怀,无有掩者。” 真可谓“登楼阅世抚今追昔,望江怀古鉴往知来”。
多少朝代兴衰,一桩桩、一件件地在这片城廓里演绎。南京把历史全息投影到你眼前,用那些无比真实的文化印记一点一点渲染你的心境,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莫过于此。
阅江楼不迎合、不夸大、也不声张。孤独地屹立在江边,你来或不来,都独自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