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中原人,在阳城一带建立夏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开启了中华家*天下。就是现在偃师的二里头遗址、登封的阳城遗址、王城岗遗址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登封市告成镇一带。大禹最著名的不是建立了中华第一个王朝,最著名的是“治水”。大禹治水,至今老少皆知。大禹家是世代治水,他父亲鲧治水,用堵的办法,不成功。被囚禁在王城岗。大禹子承父业,接着干,用“疏”的办法,治水终于成功了。
大禹是贵族世家。大禹,名文命,字高密。他的父亲是鲧,祖父是骆明,曾祖父是黄帝。他是黄帝的曾孙。另一种说法是:大禹之父鲧,鲧之父颛顼,颛顼之父昌意,昌意之父黄帝。按后一种说法大禹的高祖是黄帝,总之,他是帝之苗裔。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
大人物的出生和常人也不同。大禹的母亲是有莘氏女儿,叫女嬉。她在砥山吞食了薏苡,心中好像被人所感,因而就妊孕,剖开胁下,产下高密,就是禹。大禹是剖腹产生出来的,非寻常人。
大禹是怎么会死在绍兴的呢?《史记》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从这段文字来看,家*天*下不是大禹自己干的,是人民群众的呼声而然。
大禹既然驾崩于绍兴,就葬在绍兴。《史记·夏本纪》云:“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计也。”《史记·集解》引《越传》曰:“禹到大越,上苗山,大会稽,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会稽。”《吴越春秋》云:禹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乃大会计治国之道,内美釜山州镇之功,外演圣德以应天心。遂更名茅山曰会稽之山。《水经注》云:会稽“山上有禹冢,昔大禹即位十年,东巡狩,崩于会稽,而葬之。”《史记·集解》引《皇览》曰:“禹冢在山阴县会稽山上 。会稽山本名苗山,在县南,去县七里。”《吕氏春秋》曰:“禹葬会稽,不烦人徒。”《 墨子》曰:“禹葬会稽,衣裘三领,桐棺三寸。”《越绝书》曰:禹“及其王也,巡狩大越 ,见耆老,纳诗书,审铨衡,平斗斛。因病亡死,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袤一亩。”《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禹陵 在越州会稽县南十三里。庙在县东南十一里。”
大禹陵大概是这样。为什么引述那么多,因为夏朝的存在,至今都说不清楚,大禹陵就更加难以说清楚了。再说,大禹陵的确定,靠的是文字资料,没有考古实物资料可做佐证。梁思成一九四五年列的《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里面,绍兴市只有大善寺塔和塔山塔两座塔编入了目录,大禹陵不在内。尽管如此,基于大禹的名气,大禹陵游客不断,瞻仰这位先贤的陵墓是到绍兴的必修功课。上至帝胄贵戚,下至黎民百姓都如此。秦始皇就曾东巡到此。
到了1996年,大禹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