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李绅《悯农二首·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6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01 15:25:19    


这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一首悯农诗。

第一首是讲农民的辛苦。第二首,紧接着第一首,讲辛苦为何得不到回报。诗人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原因,而是陈述了这一事实,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空间。要么天灾,要么人祸?天灾不可能年年有,可是人祸却常常是导致这种现象最大的罪魁祸首。在古代社会,有“苛政猛于虎”之说。柳宗元在《捕蛇者说》文末说: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所以柳宗元才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来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柳宗元与李绅,都是中唐诗人,他们的诗文,皆反应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在这样的黑暗现实中,农民们整日辛勤劳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即便“四海无闲田”,却依然落得一个“农夫犹饿死”的悲惨下场。许多农民,只能依靠卖儿卖女来度过艰难。

李绅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不正面控诉“苛政猛于虎”的危害,而是通过“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对比,让统治阶级自己去思考,去琢磨,从而产生了极大的警醒作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当老百姓能活下去,统治才能长治久安。否则,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四海云集响应,统治阶级政权也就危险了。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实,悯农还有一层意思,即“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任何时期,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所以,如何摆脱这一残酷的现实,是需要统治者极力去思考的事情。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都以勤劳著称,但是能否得到相应的回报呢?欧洲经过工业革命,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迅速提升,我们是否也要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呢?仅仅依靠人民的勤劳,是否还是不够呢?依靠科技的力量,相信有朝一日,农民们可以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相关文章
牛奶哪个牌子好喝又营养(到底哪些品牌是真正的好牛奶?)
2025-02-21 01:20:20
玉米汁怎么做最好喝(玉米汁不用买了,5块钱成本在家做)
2025-02-20 15:31:37
苍山县属于哪个市(临沂市兰陵县8大推荐美食特产)
2025-02-20 15:25:33
羊肉怎么炒好吃(在家炒羊肉总是容易炒老了?)
2025-02-20 14:29:29
炒河粉怎么做好吃又简单方便(想吃炒河粉,在家自己做,5块钱炒两大盘)
2025-02-20 13:29:59
嫩牛五方做法窍门(嫩牛五方的秘制秘方)
2025-02-20 12: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