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人言:“万事枯荣皆有定,浮生劳碌空自忙。”
很多事情,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努力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事情,你已经放弃了,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反转了。
诚然,一个人命里的富贵,是有定数的,需要追求,但不能强求,更要讲究方法。
明朝作家冯梦龙在《喻世明言》里写过一个关于宋代吏部尚书李元的故事。一个普通人,可以一步一步走向富贵,其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人生不长,不要瞎忙,空耗时间。当你困顿的时候,不如停下来思考,找到正确的折腾方式。这样的话,事半功倍。
简单来说,做好以下三件事,富贵自来。
02
第一,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宋代熙宁年间,汴梁城里有一个读书人李元,父亲李懿在杭州当差,他和母亲韩氏留守在家。
有一天,李懿思念家人,让仆人把李元接到杭州来住几天。李元在去杭州的路上,欣赏风景,寻找名胜古迹。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人要学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做到。李元每到一处古迹处,都要考究一番。了解其历史、传说、典故等。
比方说,在吴江的时候,他走进高三士祠,研究范蠡、张翰、陆龟蒙的人生和后世情况。
培根说过:“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任何年代,读书是富贵的垫脚石。读书多了,起点就高了;人生的选择范围就宽了。
读书和功名、地位、头脑紧密相连。当一个人很穷的时候,拿起书,不能迅速摆脱困境,但是可以丰富自己,稳住自己,从而找到正确的方向。
放下手中的书,把社会上的“千变万化”当成书,就能融入社会;和民间的高手交谈,就能汇聚能量。
比方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和无数的老百姓交谈过,因此收集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故事,编写了《聊斋志异》,从而人生发生了质变。
读过几本书的人,也许是“穷秀才”;读一辈子书的人,一定是真君子。
03
第二,行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李元在寻访名胜古迹的时候,看到几个小孩,拿着竹棍,扑打一条小蛇。
小蛇奄奄一息,但是孩子们却幸灾乐祸,觉得自己很有本事。
李元说:“别打了,我给你们铜板,把蛇放了吧。”
他拿着蛇,洗干净了,然后放到偏远的丛林里。
到了杭州,他问候了父亲,然后说:“母亲一个人在家,需要人照顾,另外需要及时准备考试。”孝心,可见一斑。
古人说:“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会有富贵的征兆,但是做一辈子好事,富贵一定会来临。
善有善报。如果你想要改变命运,就应该走正道,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这样的话,你就能汇聚人脉,得到好的口碑。
在汉顺帝时期,大臣左雄提议,要更加注重提拔孝顺父母的人,并且在科考的时候,增加“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的制度,让大家对家风进一步了解和传承。
“百善孝为先”,从孝顺为出发点,考察一个人的德、能、勤、绩、廉,把善良推进到各级官员之中,体现在地方治理上。
平时的生活里,你遇到了花草被破坏的情况,不指出来,也不去扶花草,周边的环境就会变得糟糕;常常和左邻右舍斗气,不知道低头,每次出门遇到的人,都会是怒气冲冲的;你不给好人点赞,还常常和坏人在一起,你就会被人算计,钱财也会弄丢……没有善行,就没有福气。富贵的人,一定会搞清楚两者的因果关系,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04
第三,爱家: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李元从杭州回汴梁的路上,在船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梦见曾经搭救过的小蛇——龙王的儿子。
他走进了龙宫,享受了奢华的待遇,但是他却心不在焉,说:“我要回家侍奉母亲,要牢记父亲的托付,努力读书,要参加科考,因此不久留,必须告退……”
因此他从睡梦回到了现实。之后,他一举成名天下,做了吴江县令,后升迁至吏部尚书。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李元在任何时候,都把父母的安危放在心中,不管走多远,都不让父母担心。
当一个人越走越顺的时候,不是他有多大的本领,而是汇聚了一家人的力量,有了坚强的后盾。
《耐俗轩新乐府》里写道:“家和贫也足,不义富多扰。”
富贵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一家人的。并且这个家,是“大家、国家、世界之家”。当你领悟了这个概念,把全天下当成“家”,你就有了“四海为家”的志气,有了“胸怀天下”的格局,自然就会出类拔萃。
自私自利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金子,生活非常奢靡,但是不会过上真正富贵的生活。
05
《增广贤文》里写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我们终其一生,到底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这是有天意的。所谓天意,就是一个人的智慧、善行、家庭、人生格局等。
与其抱怨“天意难违”,不如积极行动,让自己发光发热,从而得到老天的垂青。
要知道,你现在拥有的,就是你曾经创造的。
余生不长,别困顿,你不可能事事如意;别抱怨,你不可能一事无成。
“人”字一撇一捺。一撇是父母给的身体,一捺是自己写的人生。
身体健康,绘就蓝图,能富能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