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临沂作为革命老区,不仅拥有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孝文化也深入人心,国学经典《孝经》即为曾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平邑县郑城镇人)所作。在元代郭居敬(福建省尤溪县人)所选辑的《二十四孝》故事中,有7个孝子的故事就发生在临沂。在临沂7孝中,有4个孝子的故事发生在平邑。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平邑县仲村镇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平邑县郑城镇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平邑县)。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一说平邑人、一说是费县汪沟镇人,还有一说是鱼台县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如今,闵子骞的故里有争议,但是不管说他是哪里,都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好榜样。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郯子,春秋时期郯国人(郯城县)。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王裒,三国魏东莞人(沂水县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诗曰: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王祥,琅琊人(兰山区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诗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