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囫囵吞枣的意思是什么 ?

4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02 09:15:20    
成语故事

囫囵吞枣

01

基础知识

【成语】:囫囵吞枣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近义词】: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反义词】: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02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

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

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

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

03

成语造句

我们要认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切勿囫囵吞枣。

他只是把这首诗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至于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清楚。

理解肤浅是因为看书时囫囵吞枣,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反复思考。

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我们要细心体会课文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

他囫囵吞枣地把晚饭塞下肚,好像三天没吃过东西似的。

张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上不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

读书,学习要善于思考,囫囵吞枣会收效甚微,是一种不良习惯。

学问二字,学是学,问是问。要多问,不可再囫囵吞枣了。

学习文言文,只是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不是好办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学好。

相关文章
为什么不选中间户要选边户(选中间户还是“边户”?)
2025-05-12 16:07:45
拖鞋洗了为什么发黄(刷完的鞋子变黄了怎么办?)
2025-05-12 15:47:57
为什么古代不住楼房(古代的高层建筑)
2025-05-12 15:09:34
插座板为什么会烧黑(插座变黑,插座材料问题!)
2025-05-12 14:21:28
为什么美国设计有创新(为什么总是美国搞发明?)
2025-05-12 14:10:45
自动水泵为什么不停(自吸水泵不停怎么解决)
2025-05-12 14: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