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你的腿到底直还是弯?正常腿直的标准图

66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17 21:45:40    

你很在意你的腿型吗?真相果真如此吗?

别再焦虑了

你的腿直还是弯,主要由这条「线」决定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人的双腿是直的。

但也有一部分人的双下肢呈O型或者X型,医学上称之为膝内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O型腿或X型腿。

医学上对于膝内翻、膝外翻的诊治和研究,是以下肢机械力线(以下简称下肢力线)为基础,就是从股骨头中心到踝关节中心画一条直线:

如果正常腿是直的情况下,这条直线通过膝关节中心(图①)

对于膝内翻,这条直线偏于膝关节中心点的内侧(图②)

对于膝外翻,这条直线偏于膝关节中心点的外侧(图③)

而这需要专科医生通过问询,查体和标准的双下肢全长X光片综合判断,所以大家别再焦虑了,你认为的腿弯,可能真的不弯。

你是哪种腿型?

一个小方法,自己就可以测出来

除此之外,闵鹏医生还分享了一个简单的小方法,根据此方法,大家平时可以自测出自己的腿型:

如图:

A:标准腿型,从上到下,两腿之间有三个纺锤形的空隙

B:O型腿

C: X型腿

D:假性O型腿

O型腿:

可用常态膝距的方法来判断。

在站立位,挺胸抬头,双腿和膝关节放松,不能使劲儿绷腿,两足踝部、前脚掌并拢的情况下,测量两膝关节内侧之间的距离。

3厘米以下为轻度膝内翻;3~6厘米为中度膝内翻;6厘米以上为重度膝内翻。

X型腿:

可用常态踝距的方法来判断。

在站立位,挺胸抬头。双腿和膝关节放松,不能使劲儿绷腿。两个膝关节内侧并拢,测量两踝部之间的距离。

3厘米以下为轻度膝外翻;3~6厘米为中度膝外翻;6厘米以上为重度膝外翻。

假性O型腿:

1.同样站立位,挺胸抬头。双腿和膝关节放松,两足踝部、前脚掌并拢的情况下,两腿膝盖可以并拢,但小腿肚处不能相碰。两腿之间从上到下有两个纺锤型的空隙。

这种情况与下肢的形态特征有关,虽然没有骨骼问题,但给人以弯曲的印象,这主要是下肢肌肉分布不均衡造成的。

2.另外一种情况,双脚并拢脚尖冲前方的时候,观察髌骨(膝盖前方圆圆骨头)是不是冲着正前方,正常是冲着正前方,而有些年轻女性,实际上是冲着内前方。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往往是年轻女性的韧带关节囊比较松弛的时候。她一绷腿,膝关节就会出现过伸,内旋位过伸会出现视觉上O型腿。

O型、X型腿不仅会影响美

还会提升骨关节炎的发病几率

膝内翻(弯曲)在东亚人种中具有种族特征,骨性关节炎中国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种族群体。骨性关节炎最大病因是力学因素,其次是肥胖和遗传。

如果能够及时干预和治疗,成人膝内、外翻(O型、X型腿)会相对减少。我国成年人中有较多中重度膝内翻患者,给将来退变性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带来较大隐患。

而和O型腿一样,X型腿也会导致人体膝关节、踝关节受力不均衡,很容易将压力集中于膝盖外侧,从而形成膝关节病变或关节炎。

保守数字统计,我国症状性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率8.1%。其中西南地区遥遥领先,发生率13.7%。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骨性关节炎是人类健康三大杀手之一,与心血管疾病,癌症并列,它也是人类三大致残原因之一 。全球人口罹患 5亿,国内近1.2亿人饱受其痛苦。一旦患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则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而53%的老年骨关节炎患者会致残。

锻炼可以矫正O型、X型腿?

真相是……

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网络上有很多视频称锻炼能改变腿型,这是真的吗?

闵鹏医生表示:锻炼不能矫正真性O型腿和X型腿,而且错误的锻炼方式还可能会伤及韧带。

但锻炼可以帮助稳定膝关节,降低因O型、X型腿带来的伤害。

膝内、外翻的时候,可能会伴有一侧韧带的松弛,通过锻炼可以改善,如外侧髂胫束的锻炼,可以加强膝关节的稳定,从而在行走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个动态的膝内翻的情况。

如果你是假性O型腿,也可以通过锻炼改善。

对于市面上比较热门的正O仪这一类的产品,真的有用吗?

对于生长发育停止的人来讲,这种仪器的使用不具有任何科学性。

相关文章
为什么水暖末端不热(暖气片串联系统末端不热咋办)
2025-05-10 10:34:18
地砖铺上为什么会裂(瓷砖空鼓,木门开裂怎么办?)
2025-05-10 10:22:25
中国楼房为什么这么贵(房价为什么涨这么快?)
2025-05-10 10:15:12
电脑关机为什么关很久(Win11关机很慢怎么回事?)
2025-05-10 10:10:41
遗像为什么放在客厅(遗像该挂在哪里?)
2025-05-10 09:44:17
家里为什么总有灰尘毛毛(家里总有“飞尘、毛絮”?)
2025-05-10 09: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