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汲黯简介 “老实”的忠臣

6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11 16:10:20    

提到忠臣,我们首先想到的永远就是面容清瘦,仗义执言,忠贞直谏的形象。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汲黯绝对是一个忠臣。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汲黯所代表的却是逐渐被历史趋势所抛弃的理念。我们不怀疑他的忠诚和能力,但是却对他的眼光有所保留。

作为一个官宦世家,汲黯走上仕途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最初的汲黯,因为父亲的关系,在汉景帝时作太子洗马,这个官职可不是就只是给马洗洗澡这么简单,应该读作太子洗(xian)马,在汉朝是太子出行时的先导。一旦太子继位,必然前途无量。果然,汲黯在汉景帝驾崩之后,慢慢步入汉朝权力舞台的中央。

作为出身世家大族的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得益于幼年时的良好家教及熏陶,汲黯一直以威严著称。在汉武帝即位之初,汲黯的官职是谒者。汉武帝因为东越部族互相争斗派遣汲黯前去巡视,但是汲黯没到地方就回来了。因为在汲黯看来,东越部族好勇斗狠,互相攻击是常有的事,不需要让汉朝的使者纡尊降贵的去巡视。而当河内郡发生大火,汉武帝再次派遣汲黯去视察时,汲黯则干脆对火灾不闻不顾,假借皇帝给的使者节符命令地方官员调拨粮食拯救因旱灾而流离失所的灾民。对于汲黯而言,火灾产生的原因十分简单,只要防治得当便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但是,河内郡的旱灾却十分严重,百姓甚至到了父子相食的地步,这才是燃眉之急。因此汲黯假传圣旨,赈灾救民。这在当时是十分严重的罪行,但是还在汉武帝开明,不仅不治罪,反而认为汲黯是贤明之人。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汲黯对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比起外部,他更关注国家内政;比起偶发性灾难,他更关注持续性的旱灾。在这样观点的推动下,汲黯在东海郡时,整肃官吏,治理百姓,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曹掾史,然后放手任用,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汲黯身体多病,躺在内室中不出门;但是仅仅只过了一年多,东海郡治理得很好,百姓交口称赞汲黯。武帝听到了,召汲黯入朝,担任主爵都尉,地位与九卿相同。他处理政务,主张清静无为,从大的方向引导,不拘泥法令条文。

是人,总有缺点。汲黯的缺点就在于他的性格。【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资治通鉴》】也正是这样傲慢无礼,不容人之过的性格让汲黯无论是面对汉武帝还是同僚,都容易惹人记恨。

对汉武帝,汲黯常常是毫不留情,当面之言。在汉武帝征召儒家学者进宫时,汉武帝总是说”我想要怎样怎样”,这是年轻帝王的通病,但是汲黯却应声回答说:”陛下心中藏着许多欲望,而表面上却做出施行仁义的样子,怎么可能效法唐尧虞舜那样的治绩呢!”这样一句话,却让汉武帝下不来台。汉武帝因此勃然变色,同僚都汲黯担忧,但是汲黯倒好,非但没有感激,甚至说”天子设立公卿等辅佐大臣,难道是让他们阿谀奉承,使君主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吗?况且,我既然已经处在公卿的位置上,如果只想顾全自身性命,那就会使朝廷蒙受耻辱,那怎么得了!”这样一来,就等于直接指着鼻子骂同僚都是些蝇营苟且的酒囊饭袋。

汲黯其实是个纯粹的人,不管是公孙弘还是张汤,汲黯都对他们心存不满。原因就在于公孙弘无法做到表里如一,而张汤更是因为完全按照汉武帝的意思去更改法令让汲黯心生不满。在和公孙弘与张汤的争执中,《资治通鉴》提到了了几个非常有意思的片段,这里我们一起来看看。

【(公孙弘)常与汲黯请间,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 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弘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资治通鉴》】公孙弘经常与汲黯约好劝谏的策略,那就是汲黯首先发言,公孙弘在后面拾遗补缺,这种议政策略让汉武帝常常采纳他们的建议,以至于出现”所言皆听”的错觉。但是公孙弘曾有一次背约而顺从武帝的意思,这让汲黯大为恼怒,于是便心中留下隔阂。对公孙弘大加挞伐,甚至不惜地域黑,以公孙弘出身在齐地,是奸猾的品性是融进骨子里的。同时,对于公孙弘的节俭行为汲黯也大肆批判,指责位列三公高位的公孙弘”为布被,食不重肉”也是沽名钓誉,大奸似忠的表现。就现在的观点来看,公孙弘为汲黯攻击的两件事都是站不住脚的。若是公孙弘时刻坚守与汲黯的盟约,那么用不了多久两个人就会身首异处,毕竟臣子们共同进退对任何一个帝王都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性格刚强,权欲极盛的汉武帝呢?同时,公孙弘以宰相的身份厉行节俭,其本身的宣传导向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但是汲黯就此来攻击,手段似乎略显下作。

而与张汤辩论时,汲黯又一次发挥了地域黑的本事,不过这里黑的不是地域而是职业。【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张汤子承父业,在发迹之前做了很久的长安吏,负责司法类事务。这样的职业造就了张汤必然是以法为主,虽然后来学习《尚书》,但是改变不了张汤骨子里的法治思想,儒家的学说只是给了张汤一个好听的断案言辞。历史上一直将张汤视作酷吏,但是张汤为官清廉,在任时打击豪强,为推行武帝的经济政策立下汗马功劳,其人其事在笔者下一篇文章中会详细来说。而汲黯则正是因为张汤奉行严刑峻法,处处对武帝唯命是从才对他心怀怨怼。

那么对同时期公认的英雄人物卫青,汲黯又是如何做的呢?【于是青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资治通鉴》】对此,汲黯的解释是的尊贵不会因为有人和他持平等之礼而打折扣。卫青也因此更加尊敬汲黯,每逢国家大事都向汲黯请教。

匈奴浑邪王举族投降,汉武帝对于这样一个可以彪炳史册的功劳自然十分上心,为了安抚浑邪王,汉武帝下令征调车辆两万前去迎接,可是国家财政紧张,只能让长安令向百姓赊买马匹,百姓自然不愿意,纷纷将马匹藏匿起来。因为征调不利,汉武帝想要杀掉长安令泄愤。这时身为右内史,作为长安令顶头上司的汲黯自然站出来直面汉武帝的怒火。汲黯认为,匈奴浑邪王是背叛了其主上的人,现在投降只需要按照县的顺序传送即可,没有必要劳民伤财,损害汉朝百姓的利益而去奉承异族。汉武帝默然以对。当浑邪到了之后,当地商人因为与他们做买卖而被判处死刑的人有五百人,汲黯在武帝空闲时去请求面见皇帝,一个民族主义者的言辞又喷薄而出,汉朝与匈奴相互交战,俘虏了匈奴人应当作为奖励赏赐给有功之人作为奴仆。现在面对浑邪王的投降,如今纵然不能做到,也不能因浑邪王率数万人前来归降,就用尽国库财富来赏赐他们,征调百姓服侍、奉养他们,好像供奉骄横的儿子一般,那些无知的百姓怎么知道在长安城中做买卖,竟会被法官以犯有使财物非法出边关的罪名受到惩处呢!陛下既不能用匈奴的财物答谢天下,又凭法律中一项不重要的条文杀死无知小民五百余人,正是所谓”为保护树叶而伤害树枝”了。汉武帝沉默不语,没有应许。

其实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汉武帝这样的做法或许有着千金买马骨的意图在里面,谋求对匈奴人分化瓦解,从而不断削弱匈奴势力。但是,汲黯的看法却是十分中肯的,收拢异族人心的前提是真的从本国人民利益出发,只是一味求名必然丧失百姓人心。所以至今人们依旧赞赏武帝挥师北伐匈奴的同时,也会对他颇有微词。

至于汉武帝得到宝马命令创作诗赋,配成歌曲;因为渴求士子而不断招揽,但是却经常因为一点小错便被杀头抄家绝不宽恕,等等诸如此类的行为更是让汲黯怼上了瘾,或是讽刺汉武帝杀伐过度,人才的增长抵不过武帝杀人的速度;或是直指歌赋的创作应该是赞美先祖、教化人民等弘扬正能量的手段,而不应成为好大喜功的助兴之物。从此来看,汲黯真的是一个脚踏实地,勤恳踏实的忠臣。

也正因如此,在汲黯因为违法,赋闲在家养病时,汉武帝面对淮阳郡地处楚地交通要冲,官吏百姓不和的困境,仍旧召来汲黯,任命为淮阳太守。虽然汲黯伏地辞谢,不肯接受印信,但是汉武帝数次下诏强行授予,汲黯最后才不得不接受这一职务。汉武帝当时的承诺是很快就召汲黯回到中央,但是哪知汲黯这一干就是十年,最后病逝在任上,可以说是为了汉朝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汲黯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汲黯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正如淮南王刘安意图谋反时,也曾经点评汉朝中央大臣时说【且曰:汉廷大臣,独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等,如发蒙振落耳!”《资治通鉴》】敌人的评价往往最为中肯,汲黯眼睛里不揉沙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一生必然是铮铮铁骨,不为皇权所折服。但是这样的”忠臣”却太过老实,”老实”到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最初的汲黯是赞同和亲的,从汲黯自身的考量来说,北伐战争必然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亲或许是成本最低的维系和平的手段。而且汲黯认同黄老之说,反对儒家理念,这些也造成了他与汉武帝、公孙弘、张汤等人的冲突。而这些冲突也让汉武帝对汲黯的评价从”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到”吾久不闻汲黯之言,今又复妄发矣!”最后”黯自言为便辟则不可,自言为愚,岂不信然乎!”

从社稷之臣,到胡言乱语,再到愚不可及。汉武帝心中对汲黯的评价其实就代表着他与汲黯治国理念的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更是在公孙弘、张汤等人的衬托之下无限放大。

相关文章
电热水器的使用误区,您有犯过吗?
2025-01-17 06:20:47
电脑屏幕分辨率突然变大了怎么办?
2025-01-17 04:16:20
厨房灯坏了,如何打开天花板更换灯具?
2025-01-17 03:43:18
电源灯一闪一闪的不能开机的原因?
2025-01-17 02:45:06
小天鹅洗衣机f8故障怎么解决
2025-01-17 01:00:49
小便池堵了怎么疏通?
2025-01-16 14: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