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 xī: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左部“禾”旁为固定写法,形瘦长,取斜势,左展右收。首笔平撇起笔先落笔右切,然后侧缝向左撇出,角度要平,撇身不可长;横画起笔要往左探,大抗肩,略呈拱形,收笔不可超出首撇的右端;竖笔起笔不与首撇相接,从横画右部穿过,稍左斜,竖身勿重,中间稍细,略呈弧形,劲挺有力,收笔可提小钩;撇笔从横竖交叉处起笔,稍多靠竖笔,收笔不宜超出横画的左端;点笔轻灵,在撇、竖分开处右侧的竖身里生出,勿长。
右部“希”字保留了篆书的写法,上为“爻”下为“巾”,上下对正,巧妙穿插。上边“爻”应上收下展:上面“㐅”要紧凑,整体稍抗肩,高度与左部的撇、横之间的距离相等,撇笔起笔稍高,撇身稍直,收笔与左部横画的下沿平齐;反捺稍平,收笔要稍高于撇尖。下面“㐅”要舒展:撇笔起笔对准上面“㐅”的交叉处,撇身长、轻,指向与上面短撇不同;反捺起笔在短撇的延长线上,距离不远,捺身稍轻,角度稍平,注意要使上下两个交叉点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样才能确保重心不倒。下边“巾”字要上靠,上收下展:“冂”的宽度与上面小“㐅”基本等宽,左竖起笔在短撇尖的正下方,稍左斜,勿重勿长;横折钩实接起笔,横画要轻,抗肩,略呈拱形,到位后向右轻顿,然后折锋向下写竖钩,竖稍重,钩不要大,钩脚要低于左竖的下端;最后竖笔对准上面两个交叉点,竖身上半部略轻,向下渐重,刚劲有力,注意收笔的写法。
苏轼
颜真卿
王献之
文征明
董其昌
赵孟頫
王铎
文征明
祝枝山
明 王铎《五律夜渡作行书诗轴》
宋 张即之《书杜诗卷》
明 唐寅《落花诗册》
明 祝允明《行草牡丹赋》卷
明 王铎《香山寺作五律诗轴》
元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明 王铎《草书诗卷》
明 徐渭《行书白燕诗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