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
醴 lǐ:左右结构,左收右展。
左部“酉”旁斜势抗肩,不要写宽。首横露锋入笔,大抗肩,渐重,勿长;下面左竖注意起笔位置,竖身稍左斜,渐重,垂露收笔;横折实接起笔,横画与首横平行,到位后顿笔、稍内擫向下行笔,竖身稍重,略弯,稍长;里面两竖相对应,注意笔法,勿重;下面两小横虚接起笔,抗肩与上面横画协调,不可写重;底横略呈俯势,实接两竖。
右部“豊”字整体勿宽,上下对正,中间收敛。上面“曲”字斜势抗肩,上展下收:“日”字形扁宽,上宽下窄,左右竖笔的轻重、倾斜角度均不同;横画抗肩,注意形态的变化以及与左部的位置关系。两个竖笔要稍偏左,高起,左竖稍右斜,右竖稍左斜,形成上宽下窄之势。下面“豆”字上收下展,重心与上面“曲”字对正:横画稍偏左,抗肩;“口”稍扁,勿大,稍抗肩;点、撇勿重,注意起笔位置和角度;最后底横虚接起笔,略呈拱形,右边要稍长、稍重,以平稳整字。
陆柬之
孙过庭
唐 · 欧阳询 · 九成宫醴泉铭
唐 · 欧阳询 · 九成宫醴泉铭
唐 · 颜真卿 · 颜勤礼碑
清 · 姚孟起 · 临九成宫
明 · 黄道周 · 自书诗轴
宋 · 赵构 · 养生论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