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越莓一般生活在北半球寒温带的酸性沼泽地里,比如美国的新泽西州有个地方叫做 Pine Barrens,就是一个酸性沙质土壤、很多小河流,长着矮小针叶林的地方。
蔓越莓的英文叫做 Craneberry,直译是鹤莓,因为它开花的时候粉粉的,像是鹤的嘴巴和爪子。生长时的蔓越莓还是在地里的,后面我们会看到水漫蔓越莓。
两次灌水
蔓越莓的生长周期有 16 个月,非常长了,而且生长过程真的有趣,一年是需要被水淹两次的!
第一次是冬天到时,蔓越莓正处于「休眠期」,农场主会把水引入蔓越莓的苗床,然后水面一结冰,但冰面下的水反而比没有灌水时更暖!也就保护蔓越莓的藤蔓免受霜冻啦~之后等到了春天,再把水从沼泽里排出,让蔓越莓自然地开花结果。
第二次是果实成熟的时候。六月份花谢了结果,果实开始变绿、变白,然后到了秋天成熟时会变红,就可以开始再灌水准备采收啦~
开始灌水
除了把附近的河流引进沼泽地的苗床里,有时候水不够的话,聪明的农场主还会「祸水东引」,额外引水灌入苗床。
水面采收
接着就是把在浮在水面的收割机开过来~
这种采收机就是用不停旋转的大滚筒,把水面下长在枝丫上的蔓越莓果子从藤上搅打下来。
多角度视野
来一个侧面图看看搅打过程,这些已经浮在水面的蔓越莓果子都是已经被打下来了的。
再用水下摄像机看一下,你看它水上优雅淡定地浮着,水下其实蹬得腿都断了...
为啥打不烂
蔓越莓不像葡萄或沙棘那么娇弱,它自己本身就是硬硬的,脆脆的,况且还在水里,直接这么搅打也不会伤到果子。
画地为牢
接着农场主淌入灌了水的沼泽地,把漂浮着的蔓越莓们圈到一起。
然后再把它们弄进可以被负压吸走的区域中。
最终采收
先来一个采收的全景图~
被吸走的蔓越莓果子,坐着小电梯,被倒入车斗里。之后被送走做成蔓越莓果酱或是蔓越莓干之类的加工品。
至于蔓越莓日常吃食怎么做...还是等下次再说吧!今天主要就是在讲有意思的灌水收获~
Pink Pink
再来一个采收俯瞰图!漂浮的蔓越莓果实形成一片深粉色的海洋,很有 ins 网红风了,非常适合打卡拍照了...
漂浮原理
蔓越莓成熟的时候果子里头是有四个气囊的,这样一来整体密度比水低,就让它能顺利浮在水面,才有了这样大开眼界的采收方式。
上图可以看到虽然蔓越莓成熟的时候已经是红色了,但它的内心还是白的。就像那种光变老不会成熟的人,外表看起来已经是个中年人了,但内心还是很幼稚,没有担当。
话说我们平时是很少吃到新鲜的蔓越莓,常见的都是蔓越莓干、蔓越莓酱、蔓越莓果汁...是因为蔓越莓成熟后鲜吃起来也是酸的,之所以能变成我们可以入口的样子,已经加了很多很多的糖。这跟之前说的「沙棘果」很像,天性是酸的,奈何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不会放过它的,所以,虽然好吃,请不要多吃,因为真很容易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