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动乱却又辉煌的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派学者游走于列国之间,凭三寸不烂之舌便能搅动一国政局。诸侯间既有明面的金戈铁马,也有暗地里的尔虞我诈。实在是个生气勃勃的时代。
那么,能在群雄中凭借商鞅变法脱颖而出,一统天下的秦国,为何二世而亡呢?且随笔者一探究竟。
让我们先来看看商鞅变法的背景。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赐以秦(今天水)。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室有功,得周平王赏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以歧山以西之地,从此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国。
但由于地处偏远且民风剽悍,一直为其他诸侯国所轻视,认为它是夷狄之邦,不让它参加盟会。秦穆公时,攻打西部戎族,开疆拓土千余里,稳定了大后方。后为魏国连年所攻,被夺走河西之地,秦国退守洛水以西。
战国初期,秦国的综合实力落后于齐、楚、燕、韩、赵、魏这六个大国。为了增强国家实力,秦孝公继位后,锐意革新,求贤变法,拉开变法序幕。
商鞅变法,可以说是适应当时秦国与其他大国争霸的历史需要而进行的一场彻底而深刻的革新。
第一次变法发生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一,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重刑。二,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禁止各邑之间进行私斗。三,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特别奖励垦荒。四,强制推行小家庭制度,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役来源。
第二次变法发生在公元前350年。主要内容有:一,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度,允许土地买卖。二,废分封,行县制。当然当时的郡县和秦统一天下后实行的郡县制还是有不同的,这个时候是更具军事色彩的。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总而言之,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盛,逐渐成为七国中的佼佼者,为后来秦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政治上,打击了旧的血缘宗法贵族。军事上,军功爵制的实行使秦国军队所向披靡。经济上,也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的制度。思想上,也使法家思想在秦国深深扎根。
但由于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且执法过于严苛,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商鞅失去靠山,最终被车裂而死。但商鞅死而秦法未灭,变法依然进行了下去。
万事有利必有弊,商鞅变法的思想,是适合大争斗的乱世的,所以当秦始皇统一天下,海内皆安定之后,商鞅全民皆兵的变法其实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了。
都说秦二世而亡,那么秦的灭亡是不是全赖秦二世胡亥呢?这么说也不够准确,毕竟矛盾从产生到激化再到爆发,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当秦统一后,秦继续沿用商鞅变法的那套,而商鞅变法的内容在实施上其实也开始逐步僵化。饱尝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安定,但秦始皇没有很好的与民休息。十余年里,不断动用民力,大兴土木。修长城、修直道、派兵戎守、修建墓室等等,男丁不足便抓女子服役。
尽管这些工程在现在看来对秦的长期发展与稳定是有好处的,但当时身处其中的百姓能看见的只有监工无情挥舞的鞭子。
就社会矛盾方面,秦统一后,实行严苛的法治的同时实行焚书坑儒,"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等种种举措,使民怨不断积累,社会矛盾逐渐升级。
秦朝奉行法家思想,轻视敌对儒家思想,这势必会造成法与人的矛盾,就拿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来说,之所以起义,是因为途中遇雨,延误了时期,因为法令"失期当斩",陈胜吴广索性揭竿而起,反对秦的暴政。因为不可测因素导致时间的延误,明明不是一件不可调解的事情,却成为起义的导火索,可见秦的执法有多粗暴和生硬。
再者,也和秦始皇死后,胡亥在李斯和赵高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设计逼死扶苏,从而登上帝位有关。法治是建立在君权基础上的,皇帝自身的素质对国家的治理也很重要。而胡亥继位后,实权其实是被赵高把持的,赵高实行残暴统治,人民除了承担繁重的无偿劳役,还得承担赋税,可以说苦不堪言。而当大泽乡起义爆发后,胡亥等统治集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自以为兵强马壮无需紧张,最终,二世被逼自杀。秦朝也走向末路。
由此看来,商鞅变法不能让秦存在几百年,是因为它并不是万能公式且自身也存在如重法治,轻教化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只有是时革新,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与具体情况相适应。而秦未能明白这一点,在统治期间不断积累着社会矛盾,最终导致其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