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谥号是什么意思在古代(古代帝王的谥号为什么这么浮夸?)

83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26 22:41:10    

中国古代帝王在去世后,往往都会得到一个谥号,旨在全面而详尽地赞颂/说明他们在位期间的功绩和品德。

牛人帝王

不过有些伙伴可能搞不清楚谥号和庙号的区别,下面来先简单介绍一下:

庙号和谥号在中国古代都是对已故君主的一种尊称,不过它们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

庙号:通常用于追封中国君主的血源始祖、始封之君、得姓始祖。它起源于商朝时期,对国家有大功的或是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会追封庙号。庙号的分类包括始祖、太祖、烈祖、高祖、圣祖、世祖、太宗、世宗(代宗)、高宗、仁宗、孝宗、英宗、穆宗、神宗、德宗等。庙号代表了皇帝在宗庙祭祀体系中的位置,是后人对先皇功绩的一种认可与纪念。

千古一帝候选人

谥号:而谥号则是对去世的帝妃、大臣、诸侯以及地位很高的人,按照他们的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谥号起源于西周,是对一个人生前行为的盖棺定论,每个字都有规定的含义,要根据生平表现,参考《谥法解》来定。谥号可分为上谥(美谥)、中谥和下谥(恶谥,比如炀帝),用以表达对其生前行为的不同评价。在秦始皇时期,谥号曾被废除,但西汉时又被恢复,直到清朝仍然在使用。

总体来看,庙号更多体现的是对皇帝在宗庙祭祀中的位置,而谥号则是对皇帝生前行为的一种评价。两者都是对皇帝的一种尊称,但侧重点和来源有所不同。

周朝:谥号制度的兴起

谥号制度起源于周朝,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周天子及诸侯死后,获得谥号是一种荣誉。谥号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康、昭、穆、庄、明等也属于褒谥。

秦朝:谥号制度的颠覆和皇帝称号的开创

秦始皇

在秦朝,皇帝的称号有所不同,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谥号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和地位,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其中也包括对皇帝称号的改革。

秦始皇认为,传统的谥号制度存在“子议父,臣议君”的问题,不符合他作为始皇帝的威严和地位。因此,他决定废除谥号制度,并采用了新的皇帝称号。他自称“始皇帝”,并规定后代皇帝以二世、三世等序数相称,意图使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

汉朝:恢复先秦制度后的谥号制度

西汉十二帝

虽然秦朝废除了谥号制度,然而,秦朝这种制度废除并未得到后世的延续。西汉建立后,为了表示对先秦礼制传统的尊重和继承,同时出于政治和文化的需要,重新恢复了谥号制度。

在汉朝,谥号的使用不仅体现了对皇帝生前行为的评价和纪念,也成为了一种政治工具,用于强化皇帝的权威和地位。

汉朝皇帝的谥号字数主要以2个字为主,并且这些谥号通常都是以“孝”字开头,比如,汉武帝的谥号也就2个字“孝武皇帝”,其中“孝”字表示他对祖先的尊敬,“武”则代表他的军事成就。汉文帝刘恒的谥号是“孝文皇帝”。其中,“孝”字体现了汉朝以孝治天下的理念,而后面的一个字则用于全面评价皇帝一生的功过。不过,也有特例,比如汉太祖刘邦的谥号是“高皇帝”,汉世祖刘秀的谥号是“光武皇帝”,这两个开国皇帝的谥号就稍微与众不同。

唐朝:谥号的第一次大变化

唐朝皇帝

而到了唐朝的时候,谥号字数在4字到9字之间波动,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个谥号融合了“文”和“武”两个方面,展现了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成就,同时“大圣”和“大广孝”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神圣和孝顺。唐玄宗李隆基的谥号则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其中的“至道大圣大明”代表了他的智慧和英明,“孝”则表达了他对祖先的孝顺。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例如,唐宣宗李忱的谥号“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是唐朝最长的,共有18个字。而像李重茂这样仅在位17天的皇帝,其谥号“殇帝”则非常简短。

宋朝:谥号的变化和臃肿

北宋皇帝

而到了宋朝,谥号字数进一步增加,达到了恐怖的16个,比如宋太祖赵匡胤的谥号就是“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这个谥号几乎涵盖了所有对帝王的美好赞誉,从“启运立极”到“至明大孝”,无一不彰显了他的功绩和品德。

不过在宋朝,皇帝的谥号字数和格式是经历了一些变化的。

初期,宋朝皇帝的谥号是6个字,如宋太祖的初谥是“英武圣文神德”。然而,到了宋真宗时期,他开始模仿并加强唐玄宗为前代帝王加谥的做法。他给宋太祖和宋太宗的谥号增加到了14个字,这是唐玄宗时期的一倍,意在表示宋朝皇帝的功绩超越了唐朝。后来,宋真宗觉得这样仍不足以表达其敬意,于是又为这两位皇帝各加了2个字的谥号。因此,宋太祖最后的谥号变为“启运立极英武圣文神德元功大孝皇帝”。

此后,宋朝就形成了一个惯例:皇帝死后初谥为6个字,若干年后,继位的皇帝会为前代皇帝加谥号,使其总字数达到16个字。例如,宋真宗的谥号是“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然而,有一个例外是宋钦宗,他死后谥号仍然是6个字,没有得到加谥。而宋神宗的谥号是宋朝皇帝中最长的,达到了20个字,即“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

元朝:谥号的断代

元朝皇帝

到了元朝,谥号又有一些变化,元朝皇帝的谥号,长短不一,有二字谥、四字谥、六字谥等,例如,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的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谥号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不过元朝最长的谥号是元顺帝追封给关羽的,高达88个字,内容为:“齐天护国大将军检校尚书守管准南节度使兼山东河北四门关镇招讨使兼提调遍天下诸宫刹天地分巡案管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驾前都统军无倭侯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崇宁护国真君”。

关羽

明朝:谥号字数的大突破

明朝皇帝

到了明朝,谥号居然到了21个,《明史》开篇就说: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这里说的就是朱元璋的谥号。而明成祖朱棣的谥号也有17个字,全称是“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在明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外,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是17个字,并且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即“╳天╳道╳╳╳╳╳文╳武╳仁╳孝╳皇帝”。这样的谥号不仅是对皇帝生前功绩的总结,也体现了当时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

清朝:疯狂的谥号执念

清朝皇帝

更为疯狂的就到了清朝,谥号高达27个字努尔哈赤也是历史上谥号最长的皇帝,他的谥号是“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清朝清圣祖康熙帝的谥号也高达23字:“合天弘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这个谥号既体现了他的神圣地位,又突出了他在政治、军事和道德方面的成就。

清朝后续的几个皇帝谥号都高达23个字,似乎字数少了不能代表他的功绩。

为什么谥号越来越复杂呢?

首先,谥号是一种对帝王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总结和评价。在古代社会,帝王被视为天命所归的统治者,他们的行为和品德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他们的评价需要尽可能全面、详尽,以彰显其功绩和地位。谥号作为这种评价的形式,自然也要尽可能复杂,以包含更多的信息。

其次,谥号的复杂性还可能与帝王的个人意愿和政治需要有关。有些帝王可能希望通过复杂的谥号来彰显自己祖先的功绩和地位,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谥号也可以作为政治工具,用来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等。因此,在政治需要的推动下,谥号也可能变得越来越复杂。

不过,虽然谥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帝王的功绩和地位,但并不能完全代表其真实的历史形象。因为谥号往往受到当时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夸大或缩小的情况。

相关文章
如何写读书笔记简单又漂亮(阅读笔记怎样写才好?)
2024-10-13 11:00:09
女兵要求什么条件(巾帼不让须眉:女生参军需满足哪些条件?)
2024-10-13 10:45:38
你知道孤鹜是什么鸟吗?
2024-10-13 10:33:11
张仲景的著作是什么(张仲景在中国医药的地位和贡献)
2024-10-13 10:03:51
摩尔定律是指什么意思(摩尔定律的本质是什么?)
2024-10-13 09:48:37
教师素养包括哪些(教师必备的5个核心素养是什么)
2024-10-13 09: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