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浣碧这个人物,很多观众都喜欢不起来,觉得她心胸狭窄小家子气,最后能嫁给果郡王也是靠着自己的小聪明。
然而浣碧结局并不好,果子狸在桐花台暴毙后,皇帝不准给果子狸哭丧。浣碧心碎欲绝,也随果子狸去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在浣碧撞棺材死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这样的人还怕什么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大家都是拿着放大镜观剧的,在看了几遍《甄嬛传》后,我发现了一个事实,果郡王其实是被浣碧的小聪明害死的。
我们都知道,真正让皇帝下定决心杀果郡王的导火线,是皇帝发现果郡王家书上的“熹贵妃安”这四个字。
仔细一想不对啊,这些家书应该是浣碧保存的啊,为啥到了皇帝手里,再一想,皇帝身边的夏刈就是专门干获取情报这事的。
这个很好理解,问题是剧中所展现家书不止一封,证明果郡王戍守边关多年,一直与家里有书信往来。
既然不是一次寄过来的,那么每次看完以后,为了安全起见,浣碧应该都烧掉,毕竟每一封家书的落尾都有几个要命的大字熹贵妃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浣碧没有把信烧掉,想必是对王爷的家书视若珍宝,字字珍重,绝对不可能是看完随意撇在一边的那种。
如果家书不见了,而且这里的家书可不是一封,最后拿到皇上手里的是一大摞。那么浣碧为什么没有察觉呢?
按照正常逻辑,如果一旦发现不见了,就要立马警惕起来,以防有人拿走了这些家书来做文章。其实与其说是做文章,不如说这些家书就是铁板钉钉的罪证。
那么真相只有一个,那些家书是浣碧主动交给皇帝的。
浣碧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明知道皇帝疑心很重,最忌讳的事就是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惦记,江山如此,女人亦如此。
熹贵妃安不安关你果郡王什么事,天子的女人你也敢惦记,纯粹是活腻了。浣碧的这一操作直接把果郡王送上了西天。
浣碧骨子里是很嫉妒甄嬛的,同样是父亲的女儿,甄嬛是养尊处优尊贵的大小姐,而她从小就得隐姓埋名当甄嬛的丫鬟伺候别人。
想想心里就憋屈,浣碧就像一个从小不被父母关爱的小孩子,看着哥哥姐姐吃零食,却没有自己的份,心里除了嫉妒就是怨恨。等到自己有机会了,一定要把自己喜欢的都霸占在手里。
浣碧就是这样的心态,她喜欢果郡王,可偏偏果郡王喜欢自己的姐姐,因为浣碧是丫鬟,果郡王是王爷,身份上有巨大的隔阂,浣碧就把这份感情埋在心里。
后来在阖宫宴会上,浣碧终于逮着机会了,设计让果郡王把甄嬛的小象掉出来,然后又向皇帝说果子狸一直钟情自己。
皇帝也愿意成人之美,最后浣碧被甄嬛认做义妹,与孟静娴同为侧福晋一同嫁入果郡王府。
但是,在和果郡王相处中,浣碧发现果郡王心中一直想念的是自己的姐姐甄嬛。浣碧得到果郡王的人,却得不到果郡王的心,这种感觉让浣碧日夜难眠。
浣碧又像回到了小时候,喜欢的东西没有自己的份,姐姐什么都有,偏偏她没有,心里又对甄嬛生出了许多怨恨嫉妒。所以浣碧就把果郡王写的家书都交给了皇帝。
那么,问题来了,浣碧凭什么认为,皇帝知道果郡王惦记甄嬛的事后,不会处降罪于果郡王呢?
我琢磨了一下,是因为前面瑛贵人的事。瑛贵人原名采萍,是浣碧送到宫里当眼线的。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瑛贵人的美貌没有吸引到皇帝,却吸引到了大清巨人三阿哥。
大家都知道三阿哥的生母是齐妃,齐妃原本就没有什么脑子,当然无法给予三阿哥正确的三观引导,后来皇后成为他的养母,也只关心他的功课,根本不在意他的三观如何。
所以三阿哥在生活中就是放养的状态,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是非观和边界感,遇到温柔美丽的瑛贵人以后,他就直接被吸引了,甚至当着皇上的面都眼神拉丝的看瑛贵人,话里话外都是她。
在宫中对瑛贵人拉拉扯扯,还追着瑛贵人跑。三阿哥把瑛贵人弹的古筝曲配了诗,又熬夜给瑛贵人写情诗,写完后连夜让小太监进宫送给瑛贵人。却被敬妃发现,后来皇上、皇后也都知道了这件事。
大橘子心里门儿很清,知道不是瑛贵人勾引的三阿哥,但是为了保全皇家颜面,还是赐死了瑛贵人。
而三阿哥啥事都没有,毕竟三阿哥是皇帝的亲儿子,皇帝不可能处理自己的亲儿子,所以只能让瑛贵人背了黑锅。
这件事给了浣碧一个错觉: 皇帝永远不会对自己的亲人下毒手,哪怕这个人惦记他的女人。
因为有了这个错觉,浣碧终于可以为自己出口气了,她故意把家书给了皇帝,让皇帝知道,甄嬛和果郡王有染。
然后,皇帝为了保全皇家颜面,不会处理果郡王,但他开始讨厌甄嬛,冷落甄嬛,甚至降罪于甄嬛。
而浣碧知道,皇帝再怎么讨厌甄嬛生甄嬛的气,也不会处死甄嬛,因为甄嬛是纯元的替代品。
只不过浣碧还是太天真了,君王的心思她怎么知道,亲儿子和同父异母的弟弟怎么能相提并论。
皇帝是九子夺嫡中唯一胜出的人,手段狠毒心思缜密,浣碧那点小聪明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
皇帝是自卑又自负的人,君王之塌,怎容他人酣睡。同样,自己喜欢的女人,怎么能让别人惦记。
大橘子本身身体不好,儿子又少。三阿哥是自己的骨肉,要继承皇位的,当然不能处理。但果郡王是一个没有兵权的王爷,处死他就和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果不其然,大橘子让甄嬛一杯毒酒毒死了果郡王。
这一招真是狠,既能试探甄嬛对果子狸有没有私情,又不脏了自己的手,真是好算计。
果子狸死后,浣碧才后知后觉,是自己的无知和愚蠢,害死了果郡王。
浣碧的心里很后悔很伤心,因为自己一时的糊涂,害自己失去了最爱的人。
其实想想,果子狸死后,浣碧的日子应该过得很舒服,孟静娴早就死了,她名下也有儿子元澈,又是当家主母,府里都是都她一个人说了算,以后就能尽享荣华富贵了。
但,我们都低估了浣碧对果子狸的爱,她的爱很卑微,就像张爱玲说的,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一想到最爱的人是被自己害死的,浣碧每一分钟都很难熬。浣碧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最后只能撞棺材随果子狸去了。
她死前说的那一句话,“其实我这样的人”指的就是像他这样,因一己之私害人害己,最后害死了自己最爱的人。
在浣碧心里,她已经是天底下最可悲,最不想苟活的人,她没有脸,也没有任何指望活下去,这就是她殉情后,很多网友觉得突兀的原因。
其实浣碧也挺可怜的,小姐身子丫头命,明明自己也是甄家的小姐,却只能像丫鬟一样活着,明明甄远道那么爱她母亲,却无法让其牌位光明正大入祠堂。
所以浣碧一直想出人头地,想为自己谋一个好前程,第一次努力就是想做大橘子的女人。
大橘子和甄嬛共进早餐,甄嬛盛了一碗粥正要端给皇上,浣碧急忙把粥接了过去,自己端给皇上。
这一举动明显是乱了宫中的尊卑礼数,甄嬛不好发作,大橘子不好明说,只接过粥喝完后,意味深长地来了一句:打扮得甚是娇俏!话锋一转:“绿衣服娇俏,但头上配粉红花朵、脚上穿粉红鞋,就未免俗气了”
甄嬛这时替她解围,说自己有一匹上好的粉红
料子,让她拿去做件衣服,先换下这身绿色衣服。浣碧借着台阶下,在无地自容的氛围中,愤愤离场。
浣碧这个截胡盛粥的动作,明显是僭越了,她想取悦皇上的心思路人皆知,但明显大橘子是看不上她的。
浣碧第二次努力就是想借曹贵人的手扶自己上位。浣碧将大橘子假借果郡王之名,与甄嬛在御花园相恋之事告诉了曹贵人。
曹贵人在勤政殿将此事添油加醋的告诉了大橘子。让大橘子疑心甄嬛喜欢的并非是自己,而是果郡王。差点害的甄嬛失去大橘子的宠爱。
然后又在华妃的暗示下,从御膳房拿回木薯粉,华妃将木薯粉偷偷混进温宜公主的饭食里,栽赃甄嬛在公主的饮食中投毒。害的甄嬛差点被禁足。
最后甄嬛故意假扮浣碧要去冷宫看沈眉庄,测试是否是浣碧背叛。果不其然,甄嬛前脚才出寝宫,浣碧后脚去找了曹琴默,并引来华妃捉拿甄嬛。
但浣碧在知道甄嬛对她的良苦用心后,一直努力保护甄嬛,在甘露寺浣碧抢着做粗活,甄嬛心疼她的手,她还说没事,说冻疮是红珊瑚!
静白冤枉甄嬛偷燕窝,浣碧很生气为甄嬛出头,被扇了一个大嘴巴,凌云峰夜晚野猫出现,浣碧怕的要死,却第一反应把甄嬛护在身后。
甄嬛被赶去凌云峰正好下大雪,浣碧为了去找果郡王救甄嬛摔了一个大逼斗,爬起来继续跑,果郡王吹笛表白的那个夜晚,甄嬛决定和果郡王在一起,是浣碧亲自把伞递给甄嬛,让她去找果郡王。
果郡王和甄嬛在一起,她不嫉妒,每天跟在她们身后,听她们谈诗,默默守护在身后,当她们离宫的那一刻,浣碧也没想过再回宫。
浣碧是有些小心机,小算计,但绝对不是坏人。用网友的话就是小老婆生的,做人不够敞亮。
浣碧和安陵容,如果两个人一定要选一个留在身边的话,相信还是很多人选浣碧,因为安陵容属于那种,也许哪天你做哪件事,她不舒服了,可能会害死你,但是浣碧不会,浣碧顶多是搞搞小动作隔硬你恶心你,不至于要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