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成语里的数字 : 七星高照
在我国民间文化中,“七星高照”常被用作祝福语,表达人们对生活和事业繁荣昌盛、吉祥如意的祝愿。那么“七星”是哪七星?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其中“七星”原指北斗七星,北斗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象之一。后来人们不断丰富延伸才有了现在老百姓心中象征大吉大利之“七星”。主要指福星、禄星、寿星、文曲星、武曲星、七政星、月老星。
“七星”又是怎么来的呢?
1、福星
中国民间信仰的神仙之一。象征能给大家带来幸福、希望的人或事物。福星头戴官帽手持玉如意或手捧小孩为天官一品大帝,天官赐福由此而来。
2、禄星
是民间信仰中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因为禄有发财的意思,有时民间会用财神赵公明的形象来描绘他。
3:寿星
又称南极老人星,星名,古代神话中的的长寿之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仙。
4、文曲星
主管文运之星。我们常称文章写得好、有才华,并且品行好的人是“文曲星下凡”。所熟知被称为文曲星的古人有比干、范仲淹、许士林等。
5、武曲星
又名武曲星君。最早的武曲星可能是伐纣的周武王姬发。
武曲星下凡最著名的人物莫过于关羽和岳飞,其中关羽因为历朝历代的皇帝加封,不但兼职武曲星、武财神,甚至还有个闪瞎眼的封号叫“盖天古佛”。
6、七政星
就是北斗七星,代表的是领导和途径。在古代,人们会依靠它们指示方向,找到回家的路。
古人把北斗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舀酒的斗形,七星各有所向,根据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各司其职,和谐统一,故称之为政星。
7、月老星
最早在唐朝小说家李复言的小说集《叙玄怪录》的《定婚店》中出现,说一书生韦固路过宋州,借宿在宋城县的客栈,恰巧遇到了月下老人。县令知道这件事后,就把这旅店题名“定婚店”。月老由此而来,“千里姻缘一线牵”,靠的就是月老手中那根红绳,促就了无数美好的姻缘。
“七星”有了,高照意味着升起,照耀,有祈福人们安康、平安的意思。引申到生活中,就是"七星高照"。
七星能够相互配合,共同为百姓赐福,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创造福气,发扬性格里的优点,改正缺点,在新年里努力奋斗,积极向上,才能得到七星的眷顾,带来好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