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包括人机交互、网联服务、场景拓展三个技术维度,其分级也对应地按照人机交互、网联服务和场景拓展三个技术维度区分。表 2-1 描述了汽车智能座舱分级。在人机交互维度,按照座舱任务的执行过程表述为感知主体和执行主体,等级越高表示智能座舱任务主动交互能力越强;在网联服务维度,按照座舱任务的服务内容分为从舱域服务到社会级服务的四个等级,不同等级表示智能座舱任务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在场景拓展维度,按照座舱任务的执行范围分为舱内场景和舱外场景,不同等级表示智能座舱任务执行场景的不断拓展。
座舱主动感知: 座舱能够通过多种感知方式,充分理解人的行为状态并做出相应智能决策。
座舱授权执行: 座舱能够通过智能决策,主动给出操作建议,请求授权后执行对应任务。
座舱部分主动执行: 座舱能够通过智能决策,在部分场景下可以自主执行对应任务。
座舱主动执行: 座舱能够通过智能决策,自主执行对应任务。
车机服务: 用户能够使用车机系统内功能,如导航、音乐、电话等功能/服务,不能实时在线更新信息。
舱域服务: 座舱具备确定的网联座舱域服务,用户利用车机系统操控舱内电子电气设备,可对车辆远程进行管理,享受车内导航、音乐、电话、信息查询等联网实时信息与服务。 座舱具备有限的确定的应用下载和升级能力(不具备给未来新内容和服务生态开发者提供开放可自主升级服务的云平台能力)。
开放网联云服务: 在舱域服务的基础上,内容和服务开发者能够在座舱生命周期内,基于座舱开放云服务平台自主创新内容和服务并持续升级,用户在生命周期中可以下载新应用与服务或者升级服务、常用常新。
云控平台服务: 接入云端,网联平台具备超低时延,融入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平台,实时与相关服务互联互通,拥有丰富的在线资源,串联虚拟与物理空间。
场景: 智能座舱场景是指人和座舱的交互场景,包括出行、办公、娱乐、社交和其他场景。智能座舱场景拓展与交互技术、网联技术是高度关联和密切互动的,由此在智能座舱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场景拓展的阶段性和相对完备性。
认知智能: 以人类认知体系为基础、以模仿人类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技术科学,对应人类情感、理解、推理、注意力和记忆等功能;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交互性、情境性与适应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