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台上种植的花草、果蔬普遍较易出现叶子枯黄、长势不佳等问题,此时,许多园丁会选择用浇水的方式来解决,但往往事与愿违。
问题的关键是根系缺氧或缺养分,因此改善土壤和及时追肥尤为重要。
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疑惑: 施足底肥就够了嘛,为什么还要追肥呢?
这其实是个误区,虽然底肥能为植物提供一定的养分,但只有在生长期间及时补充追肥才能确保植物充分吸收营养,茁壮成长。
追肥多指施加在植物生长期阶段的肥料,使用时机有两种: 施足底肥后,随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施加的肥料,一般指基肥和追肥,尽可能满足植物在生长期间的养分需求。
此过程可分为:
初次追肥: 当作物开花或瓜果开始膨大时进行施加,根据不同产品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二次追肥: 一般是在初次追肥后的20-30天左右进行,主要是防止作物后期由于缺营养素出现黄叶、叶子萎缩等问题。
不过,追肥也不是越多越好,若施加过量,则可能出现肥害,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追肥分为两部分:
一是追肥的蔬菜种类;
二是土壤的养分含量。
影响两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气候、土壤、施用次数等。
在阳台上常见的几个品种中,首先是常见的叶菜类 (例如生菜、油麦菜等),其次是根菜类 (例如萝卜、胡萝卜等),最后是瓜果类 (例如黄瓜、西葫芦等)。
追肥的方法与蔬菜品种有很大关系,以便农户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施加和调整。
2.1 叶菜类。
如前文所述,同样不能过量施加,通常在底肥中加入100亩地5-10t的发酵鸡粪足矣,这样能充分提升氮的含量。
即使粪便施加过酸,也不会存在对植株根系造成伤害的问题,所以可以适当地改变施加的方法。
另外,进入秋冬季节后,如果要种植绿叶蔬菜或早春的时候要能够补充足够的膨大型雪白萝卜、生菜,那一定要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早熟品种,并尽可能地利用氮含量丰富的肥料,像绿肥、大豆秧、鸡粪等,这样不仅能促进作物生长,还能让作物长得更加茂盛,同时口感也会更好。
2.2 根菜类。
底肥一定要有充足的堆粪,不然的话作物就会变态,比如萝卜变形,因为没有跟上可溶性钾和氮,要是想让作物正常生长就得把这些元素补上。
底肥要放20-30亩地25-30t的发酵鸡粪,然后放适量4-6中粒基粒复合肥做基肥来追肥,这样根系才能生长良好。
施用时可以将发酵快捷的鸡粪放在根部的旁边,要注意的是叶片不能接触到,这是因为叶片接触到容易灼烧,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就不能继续施用有机肥了。
因为会影响根部的氧气吸收,所以再往后就需要使用氮含量充足的小肥料了,大致是在生长前期10天左右一个共用或者5天左右一个大体数量。
此外,要记得在施用后及时浇水冲刷一下,这样才可以促进土壤内氮成分快速溶解,提高根系吸收氮的能力。
2.3 瓜果类。
对于土壤较贫瘠区域来说,最好选择在种植时给底土中加入适量的机缘化生态培养基,这样需要添加200-400斤生物菌腐殖土才能解决土壤贫瘠的问题。
如果当地地区土壤比较潮湿,则需要添加150斤骨粉和300斤基质,还有5000斤水,这样就可以形成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生物菌腐殖基土了。
若想培育出高品质的大白菜品种,必须在60亩地上加入255斤发酵鸡粪作为底肥,在播种前一定要与底土充分混合。
要知道施用养分元素含量丰富的基肥是决定生育是否丰收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在中后期千万不要再加入有机肥,如果你不控制撒太多的话,是会掉入氮带来的死亡深渊。
所以在中后期需要添加15kg滴灌水溶性小肥料,并且每15天一次,这样才能保证生育一直到达丰收阶段。
3.1 肥料与植株根部距离。
一般情况下,如果植物尚处于小苗阶段,那么施用时应将其与幼苗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以免导致幼苗因浓度过高而枯萎死亡。
反之,在植株已达到正常高度时,可以将其肥料埋入10cm左右深度的土中,以保证植物根系可以更好地吸收这些养分元素,从而达到良好的生长健康状态。
对比不同植物时,有的人或许会发现一些植物幼苗近期需要的位置与其他植物根部更深处的位置相差无几,这说明不同植物之间对肥料位置的需求差异较大,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3.2 在施用前后如何处理?
为了防止粪水中的养分成分流失,应尽快将其施入土中,避免其因风吹日晒等原因损失过多,使施入养分流失超过合理范围,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施用有机肥之前应先对其进行干燥,以减少其中水分含量,从而提高其有效成分的浓缩度,以达到更好的施用效果,并有利于植物更好地吸收所需养分。
施用完后,要及时浇水,以促进粪水中的养分元素更快地渗入土壤中,使植物能够更快地吸收这些养分,提高其利用效果,从而促进植物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