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知乎时看到网友的提问:樱桃木这样变色正常吗?
他家的樱桃木餐边柜,买来1年3个月,放在新家没有使用,会偶尔通下风,最近发现变色了,收到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这么大的色差。
想问到底是实木的正常变色,还是材料的原因?
先来说结论:这是樱桃木正常的变色,但也和工厂的工艺有重要关系!
樱桃木氧化变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樱桃木有一大特点,有感光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樱桃木的家具颜色会慢慢变深变润,但也只是会氧化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色差。图上的色差,更像是工厂在制作时为了节省成本,拼接时加入了边材带白边的樱桃木。除此之外,选到不同出材时间的木种拼接也会导致这样的情况。
樱桃木的边材和芯材,颜色差异大,中间芯材颜色偏深,四周边材严重泛白,一般认为芯材才是可用之材。
实木家具使用拼接技术,前期会进行修色,使颜色统一,所以收货时看不出色差。而随着时间推移,樱桃木氧化颜色变红后,芯材和边材形成鲜明的色差对比,才会出现图上变色差异大的情况。
这里也给大家补充一下木材切割的知识,一般木材的切割方法大体分为弦切、径切和刻切三种。通过不同的切割方法,所产生的木纹也完全不同。
使用弦切木材的家具特征
弦切是顺着树干主轴或木材纹理方向,垂直于树干断面的半径所锯切。木材经过弦切之后,所展现的木纹就会呈现出一种“竹笋状”。往往家具店的人会用“大花纹”、“山水纹理”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弦切木材。
使用径切木材的家具特征
将木桩切割成四部分后再进行切锯,远离心材的部分称为径切木板。经过径切产生木纹纹理基本上都是呈直线,给人一种清爽、流线美的感觉。
使用刻切木材的家具特征
刻切是现将原木分成四瓣,顾名思义,指切割方式与木材年轮截面垂直,接近心材的木板便称为刻切木板。切割面纹理通直,木材相对来说不易变形。这种加工方式出来的木材纹理通直,而且会带有独特的木髓斑纹。
总之,木材变色现象是十分普遍的,黑胡桃木变浅咖色、樱桃木变红、白蜡木硬枫木变黄等等。木材由于受阳光、温度、水分、氧气和微生物的作用,其表面发生的颜色变化。树木砍伐后,原木端头和不完好树皮下容易发生变色。原木加工后,锯材在存放、加工过程中,也容易发生蓝变、褐变、霉变等。木材制成木制品后,在使用过程中仍有可能发生变色。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实木变色的原因以及怎样预防。
木材变色是外部表现的共同特征,其原因有很大差别,一般可分为2大类,即化学性变色、和微生物性变色。
木材受环境(阳光、水、湿度和温度等因素)影响产生的变色,这被称为化学变色。当木材中含水量相对较高时,长期暴露在空气,木材表面会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
木材中的单宁、色素、生物碱、糖类、酚类及其它有机物的氧化缩合反应,其中最主要的是木材中酚类物质的氧化。酚类化合物具有苯环结构,易于被氧化,这是产生化学变色的原因。酚类化合物氧化前为无色,有些可溶于水;氧化后,生成不溶于水的缩合物,颜色为红色、红褐色、褐色,因此化学变色又称为氧化变色。
在木材干燥过程中,也常发生氧化变色,这主要是由于木材干燥速度慢造成的,与垫木接触的部位尤其如此。
木材的氧化变色,这里不得不提到开头说到的樱桃木,樱桃木家具会氧化变深。刚生产出来颜色会比橡木深一些,1年后颜色会偏黄,变成一种偏红的颜色。很多人反而更偏爱氧化后的颜色,氧化后的樱桃木家具呈现出的温暖红褐色,反而有种中古家具的味道。
化学性(氧化)变色的特点是变色深度浅,变色比较均匀一致。如松木因干燥而变成褐色,日本械木和桦木变成黄褐色和铁锈色等。
除了氧化变色外,还有一种是真菌变色。这种变色是由于微生物生长在木材表面或内部而引起的。微生物性变色包括木材的霉变和蓝变(又称青变、边材变色)。其中真菌变色更为常见,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
蓝变
木材蓝变通常指木材出现的所有边材变色,蓝变是木材边材变色的一种总称。木材受到变色菌的感染后,颜色变成灰蓝色。
蓝变是由真菌在木材上繁殖、生长引起的。引起木材蓝变需要有水分、养料和温度。只有当木材含水率高于时20%时,真菌才能在木材上繁殖、生长。真菌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在湿锯材和原木中最易产生蓝变。
蓝变最初发生在锯材的表面和原木的端面,若条件适宜也可以从表面渗透到木材内部。蓝变几乎不影响本材的强度,但蓝变的木材易发生腐朽,有时可能只看到蓝变后期形成的明显的腐朽缺陷,可以说蓝变是腐朽的先兆。蓝变严重影响木材的外观,使其使用价值大大降低 。
霉变
木材发霉会使木材的表面和边材变色,但发霉的变色范围更浅一些,其变色是由有色孢子产生的。由于霉菌的孢子只是在木材的表面上繁殖生长,所以木材的发霉只限于木材的表面或靠近表面很浅的一层。
发霉常使木材呈绿色、白色、黑色,偶尔也呈其它颜色。霉菌造成的变色常呈絮状或斑点状。在温暖和潮湿的气候下,或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容易使沉积在木材表面的霉菌孢子繁殖而长霉。
由于木材霉变的结果只是使木材表面变色,且变色的范围较浅,因而可用刷子清除,也可用刨掉表面层的方法清除。
霉变处理前后
变色现象本身不可避免,但问题就出在目前大部分的实木家具都采用大板拼接工艺。即使是同一种木料在相同的温度和湿度下,也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色彩。
一、合理采伐
确定合理的采伐时间,及时加工,干燥保存。变色菌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最好办法是将伐下的原木立即下锯加工,并接着进行化学药剂处理防止变色;或是将锯材立即干燥,并在窑中喷洒化学药物,以后干燥保存。
二、做好原木贮藏
霉菌和变色菌的生长繁殖都需要氧气,浸水贮木或喷水使木材含水量高于150%,就能达到防止发霉和变色,可以保护木材几个月乃至几年不发霉、不变色。浸水贮木还可防止木材腐朽,可用蒸汽将木材蒸煮3-5h后,将木材交叉平叠风干保存, 一直保持干燥通风即可。
三、化学防治
可及时用防变色药剂浸泡处理原木和锯材,或将药剂喷在材面上,然后适当地堆垛和干燥保存。有时当木材已完全干燥后,为了防止因偶然再湿而引起变色菌复发,常需再进行一次防变色化学药剂
四、后期保养
上述说的3点主要是前期工厂需要做好的操作,而作为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后期的保养措施。
(1)木蜡油保养
可以每隔2-3个月用木蜡油保养木材,一方便保持木材的质感,另一方面最大化减小木材的色差。
(2)避免阳光直射
家具如果摆放阳光直射的地方,长时间受到光照和紫外线,都将产生自然氧化现象,就如同皮肤会晒黑,白纸和果肉容易变黄等生活常见的自然现象。而木材表面会出现局部泛红、泛黄或颜色加深,造就木色渐层。
(3)注意温度、湿度
如果环境太过潮湿,实木家具很容易霉变。在空气潮湿情况下尽量少开窗;反之天气好时常通风;湿气重时可以在室内放置一些吸湿盒、吸湿包或者购买吸湿器帮助除湿;雨季时可将实木家具远离墙面至少1公分摆放,以免吸收过多湿气。
总的来说,木材变色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变色的发生。木材变色是实木的自然属性,大部分实木家具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颜色变化。换个角度想,经过时间的沉淀反而更有韵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