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学习兰花种植的朋友们,大概都希望自己种植的兰花,很快就满盆墨绿,郁郁葱葱地生长。但事实往往与我们的愿望不一样,可能你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兰花种植还不到10天,却出现枯叶现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又该如何去预防或治理它?其实大多数时候,当发现这种状况时,我们的新手兰友都做错了。他们以为是上盆前杀菌不彻底,是病菌引起的烂苗。
于是就使用各种各样的杀菌药物,希望通过杀菌来解决这个问题。事后却发现没有丝毫效果,甚至枯叶的迹象越来越严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本篇文章就和大家讲一下,这种常见的兰花种植问题。
最近也经常有兰友与我交流,说他们种植不久的兰花,出现了这样的症状。当然,他们也都拍了照片给我看,基本都是一个问题,除了极少数确实是因为病害引起的。如果是病害导致的,当然得用药,严重者甚至需要倒盆换料了。
1、通常是新苗首先中招。
2、枯叶是从内向外的,也就是通常叶心先枯萎。
3、枯叶部位通常接近兰花的芦头。
4、枯叶处手捻有黏感,闻之有腐臭味。
可还有一种兰花枯叶,与上述的病害问题没有半点关系。它的症状表现,是从老苗开始的、是从兰苗最外侧开始的、是从兰叶顶端开始的枯叶,而且没有腐臭气味。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兰花退草。上面所说的几个特征,也是判断兰花病害与退草的基本条件。
兰花移栽(尤其是远程移栽)后,因为兰根换了一个新环境,所以需要一段适应期。在此期间,兰根汲取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减弱甚至停止工作。但同时兰苗的生长与消耗,却没有停顿。
植物出于特种保护的本能,会将兰株中原本储存的养分和水分,优先供应给新芽、新苗。而最先开始做这种无偿奉献的,就是兰丛中最老的苗体。这个过程的长短,与兰花品种、移栽环境变化、种植方法都有很大关系。从20天到40天不等,就是我们说的兰花服盆期。
谁都不想自己种植的兰花出现退草,虽然有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呢?有3个方法,操作起来很简单,效果却是一点也不差。
一、移栽前后操作,为了防止移栽后的退草,就需要在兰株内储存更多的养分。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移栽前10天左右,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浓度以800---1000倍为宜。如果是外地引种,没有这个条件,那么就在种植5天后,叶面喷施一次同样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效果也是一样的。
二、缓苗时间延长一些,兰花种植后7天内称为缓苗期,然后进入服盆期。为了防止外来兰种不适应,将缓苗期延长,避免阳光直接晒到兰叶上,减少水分的蒸发。也可以在种植后,放于通风良好空气湿润的地方,每天傍晚给兰叶喷洒清水细雾,用以补充水分。
三、巧用陪嫁土,这一点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曾提到过多次,但有很多兰友没有看到。陪嫁土,指的是兰花原生盆中的植料。这种旧植料中富含兰菌,用它用陪嫁种植,可以让兰盆中有益菌快速繁衍。需要注意的是,取用陪嫁土一定得是健康的兰花盆中,凡有病害的兰盆旧植料,一概不要使用。
以上几种兰花种植方法,操作不难而且没有副作用,但对于新种植的兰花防止退草,效果确实是非常不错的。我自己在种植兰花(包括换植料、分苗)时,这三个步骤是必不会少的。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这样种植的兰花退草率能得到明显下降,可以让兰花快速服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