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为什么设计圆形柱子(中国古建筑柱子的秘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04:50    

从中外古典建筑中,柱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构件,它不仅有结构功能还有美学概念,甚至东方和西方的古典古建筑都是以柱廊作为它的主要立面,以及承重构件,因此柱子很早就得到重视。

故宫太和殿的柱子

帕提农神庙的柱子

在一些建筑艺术理论中这样说道:建筑物的外形和构造是由森林中的外形得到启发,以树叶为屋顶,以树枝为栋梁,以树干为柱子,以树根为基础。在中国古建筑中,柱子采用木材,它的作用、形状和木材应该差不多。

树干

形状

我们见到的柱子截面大多数是圆形的,一方面符合力学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作量,便于加工。在以前的文章中讲到,柱子有直柱和梭柱之分,直柱是整个柱子直径是一样的,梭柱在三分之二处开始收缩,就如同自然界中的树木越往上越细一样,这也可能是在配合原材料也说不定。当然还有梅花柱、方柱、八角柱、盘龙柱等等,例如唐代五台山南禅寺大殿西北角柱子为方柱,山西晋祠圣母殿的柱子为盘龙柱。

梭柱

唐代南禅寺大殿西北角的柱子为方柱

晋祠圣母殿盘龙柱


晋祠圣母殿盘龙柱

处理

刚刚说道,中外古典建筑都以柱廊当做它的主立面,因为柱廊不仅可以延伸出廊下空间,保护墙身免受风吹日晒雨淋,还可以成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部分,以及柱廊经过阳光的照射,会形成美妙的阴影,随着太阳光线的移动,呈现出不一样的韵味,为建筑增加了神秘感和层次感,丰富建筑外表面。

柱廊形成的阴影变化

但是一列绝对垂直的柱子,因为视觉偏差的缘故,看起来是不平行和垂直的。为了纠正视觉偏差,故意将柱子倾斜一点,以此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在两千年前的希腊建筑中已经运用这种原理了,如希腊的帕提农神庙。中国建筑也同希腊建筑那样,发现了柱廊“视觉偏差”的问题,因此希腊和中国都采用了把柱子微微向内倾斜的做法。在中国,这个办法就是“柱侧脚”。规定正面柱侧脚为柱高的1%,侧面柱侧脚为柱高的0.8%,除此之外,各个房间的柱子除明间外都向明间中轴倾斜。从唐代到元代的建筑中都有发现。

古希腊建筑的“视觉的纠正”所采用的的办法

中国建筑的“柱侧脚”

柱侧脚,西方称为“视觉的偏差”,在西方建筑史上是一个很为人熟知的问题,但是很多没有学习过中国建筑史的人对中国的柱侧脚却很少知道,这个办法是真真切切在我国史书上记载的。也许明清之后“柱侧脚”不再作为形制之一了,因此没有多少人注意。

组成

希腊、罗马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筑体系中的柱式都有三部分组成,即基座、柱身、柱头。本来,中国的柱式也是由这三部分组成,可是经过一系列的演变,柱头后来由斗拱代替,逐渐脱离“三段式”。希腊古典柱式中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柯林斯柱式的艺术加工主要是在头部,而中国由于柱头的消失,艺术加工就只好集中在柱身和柱础上。例如须弥座柱础、古镜式柱础、多层式柱础、如意云纹柱础、宝装莲瓣柱础。

西方柱式的组成


宝装莲花柱础

鼓式柱础

须弥座柱础

中国的柱式的柱头消失,相信也是经过历代工匠们的实践经验得来的成果。柱头消失之后,一种起连梁作用的阑额继而在柱的上部和柱身上连接,到了后期又产生了雀替,中国的柱式便有了一种有趣的变化。它和其他构件完全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不再是一件孤立的构件。

相关文章
水管为什么有味道(自来水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
2025-04-02 09:17:44
买房贷款是为什么啊(为啥非得让我们贷款买房了)
2025-04-02 09:14:04
为什么做干湿分离(告诉你洗手间为什么要做干湿分离)
2025-04-02 09:11:31
金边吊兰叶尖为什么会干(金边吊兰养护技术要点)
2025-04-02 09:01:04
日本的建筑为什么抗震(日本人为什么不怕地震?)
2025-04-02 08:53:26
为什么后浇带混凝土要高一个级别(“后浇带”施工中应该检查哪些部位?)
2025-04-02 08: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