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化工生产过程当中,经常遇到静电跨接,静电跨接的主要目的是导出系统当中可能产生的静电,防止因为静电累积造成的静电放电火花,避免由此引发的燃烧或爆炸等事故。
什么是静电?
静电的核心在于“静”。相比于其他我们遇到的各类电现象、用电装置来说,静电体现的是一个静,即静止的电,是一种不发生流通流动,始终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的电荷。
我们都知道电荷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带正电的正电荷,一类是带负电的负电荷。因此静电也可以分为带正电的正静电和带负电的负静电。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对于化工领域来说其危险特性是几乎一样的。
静电有什么特点?
由于静电是相对静止状态的,电荷不会发生转移,因此由于电荷的累积效应,静电的相对电压会相当高。
由于静电通常是附着在不良导体上的,这样才能够产生相对静止的现象,不会随导体而导出。这也使得随着静电的逐渐生成和积累,当静电达到足够的电压之后,会击穿导体或空气,从而发生静电释放现象,通常会带有电火花。
静电除了会出现静电火花特点之外,还有产生静电吸附现象。带有不同电荷的静电颗粒,会因为电场的作用而相互吸引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宏观表现为两种物品吸附在一起。
除此之外,静电由于其电压较高,放电时会导致电气原件损伤,尤其是带有精密集成电路的电气元件。
对化工领域来说静电的主要危害就是静电放电过程当中产生的静电火花,这部分静电火花可能会引燃周围环境当中的易燃易爆物质从而引发燃烧或爆炸事故。
化工生产过程当中产生静电的主要因素
1、导电不良物体之间的持续摩擦、运动。如塑料传送带的持续运动、摩擦;人衣服摩擦等。这些不良导体的摩擦和相对运动也可以看作是之间的相互接触和分离,会导致其中的电子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和累积静电。
2、导电不良流体的流动、运动。如导电不良的液体、导电不良的固体粉末。他们在流动的过程当中,液体颗粒之间,流体与管壁之间会产生摩擦,从而导致不良流体当中的电子发生转移,进一步的积累而产生静电。
我们在化工生产过程当中遇到的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无非是上述这两大情况,纠结起根本原因无非是导电不良物体、颗粒之间的相互运动。
凡是涉及到不良导体,只要在其运动的状态下,就有可能会积累静电。
化工生产过程当中容易产生静电的地方
1、固体的处理过程,尤其是粉末的处理产生静电。
生产过程当中,绝大部分的固体都是不良导体,固体在切割、混合、分筛、包装、输送等过程当中会产生静电。
2、液体的储存与处理过程产生静电。
绝大部分液体的导电性较差,在其输送、处理以及储存过程当中,发生流动或运动,可能会导致静电累积。
3、气体的处理过程产生静电。
由于气体都是电的不良导体,气体在快速流动的输送过程当中,由于与管壁之间发生摩擦而产生静电。
但是,气体往往流速较快,湍流效应较强,与金属管壁之间发生的电荷交换频率较高,因此金属管壁气体相对于金属管壁液体和固体来说,其所带的静电更少一些。
4、机械设备运行当中产生静电。
机械设备当中的一些导体不良部件在持续运动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一些静电积累,皮带的运行,轴封的转动等。
5、人体产生的静电。
如果穿着一些具有不具有导出静电作用的衣物,在走动过程当中会因为摩擦而导致人体带有静电。。
静电的处理方法
静电同火灾处理一样通常分为隔离、中和、泄放。化工领域当中最常用到的就是泄放,即我们所最常见到的静电接地和静电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