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都有广告宣传,恰当的广告常人还能接受,但是有些却让人摸不清头脑。
比如有些房产广告说坐拥城市繁华,你怎么想,是不是觉得还是不错,其实等于闹市区而且可能很拥挤、很吵闹、会堵车。还有:自由式供暖系统等于没暖气,说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等于楼下就是大排档和沙县小吃,估计还有发廊、棋牌室。
其实这些都是很多购房者吃过的亏。今天我们就说一下,买房当中一些不成文的,而且很容易被误解的冷知识,让你多学习一点,免得上当受骗。
第一、地下车库是不是业主共有的
这个真不是。物权法第74条有明确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等,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归属,只有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才属于业主共有。并且地下车库是开发商所有的,而开发商如果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绿地用作停车位,只能收取管理费,不能收取租金。
第二、为什么许多房子不是整数呢?
这个情况很普遍,比如,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有很多88平方或者89平方的房子,为什么就不是90平方整数呢?仔细琢磨一下,这事情就很奇怪, 很多80几平方米的房子宁可做成紧凑逼仄的户型,也不多加几平方米,设计得更好用一些,这样不更好卖吗?
实际是如果是首套房的话,面积如果小于90平方契税就等于合同价乘以1%,如果面积大于90平方契税等于合同价乘以1.5%,如果是第2套房并且面积大于90平方契税就是2%。
这才是根本原因。
第三、楼高和楼层的关系
为什么楼高一般是6层、11层、18层、26层和33层的楼层比较多,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建筑如果大于21米,需要设置室内消防栓。楼房大于等于7层要设置电梯。所以很多房子就建6层,这样就可以省了建电梯的成本了。
如果住宅高度大于33米,还要设置消防电梯。大于等于12层要设置两部电梯。所以11层的房子很普遍,因为一旦建12层成本就会增加很多。
建筑高度大于54米,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应当不少于两个。按正常楼层高度三米来看, 54米就是18层。所以小高层一般是18层以内,这样就可以减少安全出口,增加销售户型面积,增加利润,降低成本。
拿到的土地限高80米,一般只建到26层;土地限高 110米,所以一般只建到33层。还有100米以上的建筑需要设置避难层,对于开发商来讲成本又增加了,所以多数开发商会选择盖到100米以内,减少投资成本,又要符合规定。
第四、幼儿园算不算公摊
小区内的幼儿园算不算公摊?小区内如果有幼儿园,对于大家来说还是十分方便的,而且感觉很安全。但如果这个幼儿园的面积也会算到公摊里面,那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就会觉得很不划算了吧。事实上小区内的幼儿园、地下车库都是小区管理用房,是不能计算到公摊里的。
第五、小区的大门为什么不开在最方便的大路上
很多小区的大门开的地方很奇怪,有时是离地铁站最远的那个门,让人觉得开发商设计都没用脑子。其实还真不是开发商乱开门,也不是没动脑子,而是拿地的时候土地的附加条件就已经决定好了。房子怎么盖、小区的门往哪里开、甚至开多高都给你规定好了,各种条条框框让开发商的发挥十分有限,顶多只能在户型、楼栋方面上做一些文章,很多时候建设之前就决定了,后面无力再改变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