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十几年的铁锅,吃了二十几年的炒菜,但是有关铁锅,其实很多你未必了解的知识。
正如标题所说,一口好的铁锅是怎样炼成的呢?这里之所以用“炼”,因为铁锅中的铸铁锅(又名生铁锅),则是将铁原料置于熔炼内,用高温将其融化成铁水,再通过模具将其塑形成铁锅的模样。这种方式十分传统,如今还在坚持的品牌,需要有常年的技术积累和熟练的工人才行。
以王源吉自身为例,本厂所生产的铸铁锅,皆由专业工人(或者说匠人)所造,为了保证质量,一口锅所需63道工艺,他们需要掌握大部分。以模具为例,从制作水泥混合模印、水泥料上打透气孔、车规矫正模具等等复杂工序,需要多年熟练经验才能不出错。因为王源吉的一个模具仅能制作三口铁锅,模具消耗迅速,只有大量愿意认真学技术的匠人,才能保证生产。
在现代科技引入以前,如果想要利用铁打造事物,包括兵器,铠甲,建筑材料,方法原理都是将铁原料熔炼,通过再塑形的方式得到产品。
这种方式无论中外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最早的铸铁历史则是来自春秋战国,王源吉的铸铁锅工艺同源自《天工开物》,可以说铸铁就是传统工艺和文化的一部分。
从历史看,常说的铁匠这个职业,往往就熟练掌握此类技能,但是一个好的铁匠,能锻造出斩敌的兵器,但未必能造出合格的铁锅。因为一口好的铁锅,尤其铸铁锅,看似普通,但其实是真正的技术流产品,因为他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
首先,模具制作需要人工操作。无法用机器代替,模具原材料一般为泥巴,为保质量,王源吉都是选用干净清洁的惠山黑土,它们可塑性强,细腻洁净,还得干而不裂,做成模具才能有足够的硬度支撑铁水灌入。后续还依靠人工进行打磨,检查沙眼,漏洞,打孔和装手柄。
优秀的模具之后则需要灌入铁水,熔炼温度达到1550℃,才能生产在王源吉看来合格的铁锅。因为纯铁熔点在1534摄氏度左右,温度越高铁水越纯,杂质更少,铁锅才能传热均匀。
而且铸铁锅具有一个特性,炒菜做饭温度炒锅200℃时,厚重锅壁起到平衡火候的作用,将传递给食物的温度控制在230℃,不至于炒糊。
因此,以铸铁锅或生铁锅为例,由于对人工和技术的要求高,能够坚持纯正铸铁锅的品牌已经不多了。更多品牌转为生产更为方便,而且价格更经济的熟铁锅。此外,其实从中国人几千年的胃口来看,铸铁锅具有天然的优势,煎炸焖煮炒多种技法都可以实现,并且历史悠久,是中国厨房的好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