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对于这句话,大家看法不一样,有人认为一屋不扫也能扫天下,有人认为一屋不扫就不能扫天下。其实这反应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一种人生观认为小事做不好或者不屑于做的人也可以做成大事,做小事和做大事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一种人生观认为能把小事认认真真做好的人,才有可能做好大事,大事是小事的积累,认认真真做每一件小事可以积累做大事的能力和经验。
我个人认为,小事做不好的人肯定也做不好大事,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人,才是有谦卑心和敬畏心的人。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认真本身就是一种素质,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具备这种素质;反之,没有这种素质的人,必定也做不成大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出自《后汉书·陈王列传》,故事讲的是一个叫陈蕃的人,少年的时候屋里又脏又乱,他父亲的朋友看见了就问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他说自己志在扫天下,何必在乎一间屋子呢?
我们研究一下陈蕃的人生经历就知道他有没有能力扫天下了。陈蕃在东汉末年成为了太傅,位列三公之一,当时宦官干政,于是陈蕃就和大将军窦武决定铲除宦官,但是在行动的过程中,两个人优柔寡断,不会办事,导致消息泄露,两个人反而被宦官杀了,这件事也进一步加速了东汉政权的灭亡。可以说陈蕃虽然有心帮助国家,但是因为能力不够,最后反而害了国家,也害了自己,可见他并不是一个有能力扫天下的人。我认为这与他从小“一屋不扫”有很大的关系,“一屋不扫”的人一般都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人,任何大事都要从小事做起,不屑于做小事的人,或者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大事肯定也做不好,因为他没有谦卑之心,没有敬畏之心。
陈蕃想杀宦官,但是对宦官没有敬畏之心,认为自己是太傅,窦武是大将军,两个人都位列三公,杀几个宦官还不是易如反掌吗?理论上是易如反掌,窦武是大将军,掌握着全国的军队,只要找几个卫士抓住几个宦官二话不说砍下脑袋就成功了,但是两个人位高权重却政治经验不足,做事不够果断,做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这才是失败的根本。何进也是这样失败的。
大家千万不要学习陈蕃,不要总是不屑于做小事,一心想做大事,其实,做小事可以训练一个人的心智,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性格,做小事认真,做大事才能靠谱。
整理房间这件事,表面上看很小,其实意义重大。把你的房间打扫干净,整理得井井有条,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改变你命运的很重要的一步。把房间整理好,其实是教会了你区分了混乱和秩序,教会了你如何把混乱变成有序,这是很神圣的行为,它教会了你处理混乱,整理物品就是整理自己的思想,每天把房间整理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形成了习惯,你头脑中的思想也会变得井井有条。房间有秩序,找东西就比较方便;头脑中的思想有秩序,你才能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大牛的办公桌上,只有一个笔记本,一支笔和一个水杯。这种人永远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他们的头脑始终保持清晰,这种人才是真正厉害的人。
每天整理好自己的房间,是我的人生哲学,是改变我命运的阿基米德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