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早期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是混凝土强度和确保结构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过于炎热或寒冷的环境都会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特别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易导致裂缝的生成。
根据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日稳定低于5℃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日稳定高于5℃时,可解除冬期施工措施。当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而气温骤降至0℃以下时,应按冬期施工的要求采取应急防护措施。工程越冬期间,应采取维护保温措施。
混凝土通过水的水化作用硬化。在此过程中,混凝土中的化学物质与水发生反应,将混合物粘合在一起。寒冷天气的问题在于,它会减慢或完全停止这一过程,对混凝土的强度增益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混凝土在冻结温度之前凝固也至关重要。如果新拌混凝土暴露在冻结温度下,混凝土中的水可能冻结,导致混凝土开裂,并显著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那么,如何确保混凝土在冬季获得适当的强度和耐久性呢?一种方法是避免在冻土上浇筑混凝土;当地面解冻时,会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开裂。如果地面结冰,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使用加热器将其解冻。地面温度应尽可能接近混凝土温度。
此外,如果你需要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有以下几种方法:
1.将混凝土放在干燥和加热的地方,直到可以使用为止。
2.用养护毯覆盖混凝土。
3.向混凝土混合物中加入热水。
4.在混合物中再加些水泥。
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浇筑混凝土与在冬季浇筑混凝土有不同的考虑因素,如果不仔细监测混凝土温度,夏季的高温也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此外,寒冷天气会延迟混凝土凝固,而炎热天气会由于水分蒸发增加而加速混凝土凝固。夏季浇筑混凝土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1.温差引起的热开裂(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芯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
2.温度越高,早期强度越高,对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3.由于缺少水,混凝土可能无法正常水合,可能导致强度损失和开裂。
4.凝固速度加快,导致搬运、压实和修整难度加大,冷接缝风险增大。
5.塑性收缩的趋势增加。
6.增加了夹带空气含量的控制难度。
根据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当日平均气温达到30℃及以上时,应按高温施工要求采取措施。
以下是一些在炎热的夏季保护混凝土完整性和强度的提示:
1.坚持在早上或晚上早早工作,以避免高温。
2.使用冰或液氮作为混凝土水混合物的一部分来冷却过热的混凝土。
3.使用遮阳棚或防风林以减少可能的恶劣条件使用冷水湿润楼板或墙壁的侧模。
4.在现场准备好蒸发缓速器,以防温度升高,导致水开始快速蒸发。
5.在浇注前将冷水喷洒在该区域上,浇注后将冷水喷洒在表面上。
6.预冷粗骨料(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