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50年法国人首先使用钢筋混凝土,到1872年建造世界上首幢楼房建筑,直到今天,钢筋混凝土在建筑运用、发展,已极为广泛。由于它强度高,不燃烧,耐久性好,可塑性好,因而是当今建筑业中不可或缺的、较为经济的建筑材料之一。
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法)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一、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施工现场通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及养护等工序所形成的楼板。
特点:楼板具有能够自由成型、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但模板用量大、工序多、工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施工受季节影响较大。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受力和传力情况)
板式楼板
梁板式楼板
无梁楼板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1、板式楼板
板式楼板:将楼板现浇成一块平板,四周直接支承在墙上,楼板上的荷载直接靠楼板传给墙体,这种楼板称为板式楼板。
板式楼板的底面平整,便于支模施工,但当楼板跨度大时,需增加楼板的厚度,耗费材料较多,所以板式楼板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及走廊等。
传力路径:楼面荷载→板式楼板→墙(梁)
2、梁板式楼板
楼板(受力特点和支承情况)
单向板、双向板
a.单向板:
当l2/l1>2时,在荷载作用下,板基本只在l1方向挠曲,而在l2方向的挠曲很小,这说明荷载主要沿l1传递,故称单向板。
b.双向板:
当l2/l1≤2时,则两个方向都有挠曲,说明板在两个方向都传递荷载,故称双向板。
梁板式楼板:
当房间的空间尺度较大,为使楼板结构的受力与传力较为合理,常在楼板下设梁以增加板的支点,从而减少了板的跨度,这样的楼板称梁板式楼板。根据梁的布置情况,梁板式楼板分为单梁式楼板、双梁式楼板和井式楼板;依据板受力情况,分单向肋梁楼板和双向肋梁楼板。
传力路径:楼面荷载→板→梁(主梁、次梁) →柱(或墙)
⑴楼板结构的经济尺度
a.单向板:
经济跨度:3m左右
板厚:屋面板板厚,60~80mm;一般为板跨的1/35~1/30;
民用建筑楼板厚,70mm~100mm;
工业建筑楼板厚,80~180mm。
b.双向板:
经济跨度:3m左右
板厚:为80mm~160mm。一般为板跨的1/40~1/35。
c.单梁式楼板:
经济跨度:楼板的跨度超过3m,在4 ~ 6 m时,板中增设小粱(次粱)。
d.双梁式楼板(单向肋梁楼板):
经济跨度:板跨超过5m时,设大小不同的梁形成主、次粱。
主梁跨度5~8m;次梁跨度4~6m;板跨度1.7 ~ 2.5m。
⑵楼板的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指在设计过程中,对楼板的承重构件作合理的安排,使其受力
合理,并与建筑设计相协调。
结构布置考虑的因素:
a.首先,应考虑构件的经济尺度,以确保构件受力的合理性。
b.其次,构件的布置应根据建筑平面设计的尺寸,使主梁尽量沿支点的
短跨布置;次梁则与主梁垂直。
c.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安全和经济等因素。
3、无梁楼板
无梁楼板:楼板直接支承在柱子上,不设梁。
在柱与楼板连接处,柱顶构造分为有柱帽和无柱帽两种。
当楼面荷载较小时,采用无柱帽的形式;
当楼面荷载较大时,为提高板的承载能力、刚度和抗冲切能力,可以在柱顶设置柱帽和托板来减小板跨、增加柱对板的支托面积。
构造要求:无梁楼板的柱间距宜为6m,成方形布置。由于板的跨度较大,故板厚不宜小于150mm,且不小于板跨的1/35~1/32,一般为160~200mm,无梁楼板四周应设圈梁,梁高不小于2.5倍的板厚。
特点:无梁楼板的板底平整,室内净空高度大,采光、通风条件好,便于采用工业化的施工方式,适用于楼面荷载较大的公共建筑(如商店、仓库、展览馆等)和多层工业厂房。
4、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是以压型钢板为衬板,在上面浇筑混凝土,这种由钢衬板和混凝土组合所形成的整体式楼板称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组成:它主要由楼面层、组合板和钢梁三部分组成
构造做法:压型钢板的跨度一般为2—3m,铺设在钢梁上,与钢梁之间用栓钉连接。上面浇筑的混凝土厚100~150mm。
特点: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中的压型钢板承受施工时的荷载,是板底的受拉钢筋,也是楼板的永久性模板。这种楼板简化了施工程序,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且具有较强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但耗钢量较大,适用于多、高层的框架或框剪结构的建筑中。
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指在构件预制加工厂或施工现场外预先制作,然后、运到工地现场进行安装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特点:提高了楼板的使用效率,混凝土的浇制质量好。简化了现场操作程 序,施工工期缩短,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形式,但其结构整体性比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差,不利于建筑抗震。
尺寸:板的长度一般与房间的开间或进深一致,为3M的倍数;板宽一般为1M的倍数;板的截面尺寸经结构计算确定。
1、板的类型
按生产方式——预应力和非预应力。
按外形和使用——实心平板、空心板、槽形板。
⑴实心平板
尺寸:跨度在1.5m左右,板厚一般为60mm,搁置在钢筋混凝土梁上时不小于80mm,搁置在内墙时不小于100mm,搁置在外墙时不小于120mm。
特点:由于板的厚度小,隔声效果差,故一般不用作使用房间的楼板,多用作楼梯平台、走道板、搁板、阳台栏板、管沟盖板等 。
⑵槽形板
槽形板:是一种梁板合一的构件,在板的两侧设有小梁(又叫肋),构成槽形断面,故称槽形板。
铺设方式:有正铺和反铺。
尺寸:槽形板的跨度为3~6m,板宽为500~1200mm,板肋高一般为120~240mm,为了增加槽形板的刚度和便于搁置,板的端部需设端肋与纵肋相连。当板的长度超过6m时,需沿着板长每隔1000~1500mm增设横肋。
特点:槽形板具有自重轻、节省材料、造价低、便于开孔留洞等优点。但正槽板的板底不平整、隔声效果差,常用于对观瞻要求不高或做悬吊顶棚的房间;而反槽板的受力与经济性不如正槽板,但板底平整,朝上的槽口内可填充轻质材料,以提高楼板的保温隔热效果。
⑶空心板
空心板:是将平板沿纵向抽孔,将多余的材料去掉,形成中空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板中孔洞的形状有方孔、椭圆孔和圆孔等。由于圆孔板构造合理,制作方便,因此应用广泛。
尺寸:空心板的跨度一般为2.4~7.2m,板宽通常为500、600、900、1200mm,板厚有120、150、180、240mm等。
特点:空心板具有自重轻、节省材料、造价低,与槽形板相比上下板平整,隔声效果优于槽形板。
2、板的结构布置方式
板的结构布置方式
墙承重体系、框架承重体系
a.当预制板直接搁置在墙上时称为板式结构布置。
b.当预制板搁置在梁上时称为梁板式结构布置 。
结构布置:尽量减少板的类型、规格 ,此外,在空心板安装前,应在圆孔内
塞C15混凝土圆柱以避免板端被压坏。
3、板的搁置要求
支承于
梁上时 其搁置长度应不小于80mm、内墙上时 其搁置长度应不小于l00mm、外墙上时 其搁置长度应不小于120mm
铺板做法:先在墙或梁上用10~20mm厚M5水泥砂浆找平(即座浆),然后再铺板,使板与墙或梁有较好的联结,同时也使墙体受力均匀。
当采用梁板式结构时,板在梁上的搁置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板直接搁置在梁顶上
一种是板搁置在花篮梁或十字梁上
4、板缝处理
侧缝:三种,V形缝、U形缝、凹槽缝。
⑴当缝隙小于60mm时,可调节板缝(使其≤30,灌C20细石混凝土),
当缝隙在60~120mm之间时,可在灌缝的混凝土中加配2φ6通长钢筋;
⑵当缝隙在120~200mm之间时,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且将板带设在墙边或有穿管的部位;
⑶当缝隙大于200mm时,调整板的规格[如图板缝处理]。
5、楼板与隔墙
当预制板上设有隔墙,为了避免隔墙重量由单一预制板承受,宜将隔墙垂直分布于各块预制板上或将隔墙设置于两块预制板连接缝上,使其共同接受隔墙重量。
隔墙与楼板的关系见课本101页图4-16。
三、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为了克服现浇板消耗模板量大,预制板整体性差的缺点,可将楼板的一部分预制安装后,再整浇一层钢筋混凝土,这种楼板为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按结构及构造方法的不同有:
密肋楼板、叠合楼板
1、密肋楼板
密肋楼板有现浇和预制两种。
现浇是在填充块之间现浇密肋小梁和面板,填充块有空心砖、轻质块等。
预制是在密肋小梁间安放预制空心砌块并现浇面板而制成的楼板结构。
2、预制薄板叠合楼板
叠合楼板:是以预制钢筋混凝土薄板为永久模板并承受施工荷载,上面整浇混凝土叠合层所形成的一种整体楼板。
构造尺寸:叠合楼板跨度一般为4~6m,最大可达9m,通常以5. 4m以内较为经济。预应力薄板厚50~ 70mm,板宽1.1~l.8m。叠合层强度为C20级,厚度一般为100~120mm。
为了保证预制薄板与叠合层有较好的连接,薄板上表面需做处理,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在上表面作刻槽处理,刻槽直径50mm,深20mm,间距150mm;另一种是在薄板表面露出较规则的三角形的结合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