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国内网友表示收到提示短信,被告知与新冠确诊病例同时空伴随,要求在收到短信之日起,72小时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其间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逾期未做核酸,一码通将赋黄码,并按照相关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管理。随之有网友疑惑,“我什么时候与感染者有过交集?”“什么是时空伴随?”“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
什么是时空伴随者?
时空伴随者,是指14天内,与确诊患者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网格(范围是800米*800米)内,共同停留过10分钟的人。通俗地说,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你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还是通信信号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
来自西安的疾控专家表示,筛查“时空伴随者”可以最大程度发现潜在风险人群,将更多存在“时空重合”而有可能感染的人群纳入到重点排查中,真正做到早期发现和防控关口前移。
图片来自网络
接到被标记为“时空伴随者”的提示短信后应该怎么办?
来自西安的疾控专家表示,一方面先不要紧张,“时空伴随者”代表您近期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另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应配合进行以下操作:
一是立即主动联系您所在的社区、单位或入住的宾馆酒店,及时告知本短信情况,并按照要求落实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二是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要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就医途中请做好个人防护,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是积极配合完成社区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认真履行疫情防控义务。
又如成都警方在曾表示,健康码黄码人员和收到成都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短信提醒的时空伴随风险人员应立即向社区报备,并在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2次核酸检测间隔应在24小时以上,获得核酸阴性结果前请居家,不要外出。
也有一些疾控部门提示,如被认定为“时空伴随者”,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应及时向所在社区和单位报告,尽快到就近的核酸检测点开展核酸检测,途中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若检测结果阴性,24小时之后再做第二次检测,若仍为阴性,请继续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监测,其间尽量避免外出活动。一旦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其实“时空伴随”、“时空伴随者”已不是新词了,刚出现时也曾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那么在上海有“时空伴随”这样的概念吗?
资料图
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就曾表示,“时空伴随”不是一个医学名词,它不是一个医学上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过交集,这个交集还不一定是两个坐对面的人的交集。“时空伴随者”这个概念应该谨慎地使用,它基于大数据,但是我们不能滥用大数据。我们需要有一个轨迹的判断,科学精准的排摸去分析,两个坐对面的人有没有做好防护、有没有接触,以什么样的方式接触,都需要去做判断分析,所以“时空伴随”大数据分析要利用好,建立在大数据支撑基础上的流行病学调查才会更精准、更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