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人申请的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申请成功),虽然在2004年11月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韩国人申请的“端午祭“是从农历的4月到5月初,在韩国江陵地区举行的萨满祭祀、歌舞表演、民俗游戏等活动,并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人们一定会想到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无力挽救江山社稷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的传说。但真实的情况却是,粽子从被创制至今,至少有一万年,在炊具还没有发明之前,已经有了粽子。可见,粽子是早于粥、饭的古老食品,是世界上最早的“快餐”。
有关粽子的最早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鹜”就是鸭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端午节包好的粽子,就像一只只鸭子在水中一样,比喻很是形象。在此200年后南北朝的文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于是以讹传讹,相沿成俗。
关于粽子的起源说法很多,最为让人信服的是“包蒸”之说。大约5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学会了用明火煮熟食物,为了适口,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带火的灰里烧熟后再剥开树叶而食。这虽然不是粽子,但却已是粽子的雏形。到了40万年后的石烹时代,先人们已经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入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食物原料,直至食物熟透,这种做法更像现在的粽子。
现代作家闻一多考证,早在屈原投汨罗江之前,吴越一代就有过端午节的传统了。可见,赛龙舟,吃粽子,最初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为了取悦水神——蛟龙。
绵绵粽子缘,溢满人间情。在端午节之际,我祝所有的朋友节日快乐!家人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