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临床管理制度 .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5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9-02 07:45:11    

临床管理制度 . 患者安全、医疗风险、纠纷防范制度(6)

文化体现,管理理念,工作准则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对患者实行标识管理,门诊就诊患者以其医保卡或身份证为识别标识,住院患者以 其身份证为唯一识别标识;住院病历以患者身份证号码为唯一识别标识。

二、严格执行査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患者信息(姓名、年龄、出生年月、住 院号)中,至少查对姓名、年龄两项内容以确认患者身份,不得釆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三、住院、急诊(留观、抢救室)患者必须要佩戴腕带,作为识别患者标识。佩戴腕带要求如下:

(一)腕带应字迹清晰,准确无误。项目包括患者的住院号、床号、科室、姓名、性别等基本信息和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信息。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规范性别“JW+年+月+日+时+分”,通过就诊卡建立信息化档案,年龄栏注明是“成人”或“儿童”。

(二)护士通过身份证核对患者身份,填好腕带相关信息,经另一名医务人员核对腕带 信息后,亲手佩戴于患者手腕上,腕带原则上佩戴在患者左手,使用前护士要做好评估,注 意松紧适宜,保持皮肤完整。

(三)护士应向患者或家属交代腕带的用途,并嘱患者在院期间全程佩戴,不得自行脱下腕带。离院时由护士取下。

四、对住院、急诊(留观、抢救室)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转科交接时必须要通过核对腕带和床头卡来识别患者身份,平诊患者、急诊门诊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转科交接时至少通过病历本和身份证(或医保卡)来识别患者身份,至少查对姓名、年龄两项内容以确认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五、新生儿身份识别:产房:新生儿佩戴双腕带(手腕和脚踝)、胸牌;新生儿室:新生儿佩戴双腕带(手腕和脚踝);对新生儿进行诊疗、护理、转科交接等行为时至少查对腕带姓名、住院号两项内容以确认新生儿身份,有陪同人员时让其陈述新生儿姓名。

六、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施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有声双向査对。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有陪同人员时让其陈述患者姓名。

相关文章
重庆自驾游攻略(重庆最佳旅游时间是几月份)
2024-06-02 13:26:14
谛听的意思怎么解释(地藏王菩萨的坐骑——谛听)
2024-06-02 13:19:05
杞人忧天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杞人忧天"|无谓的担忧)
2024-06-02 13:03:36
6月22日是什么节日(“3菜不上桌,福气不进门”,3样指什么?)
2024-06-02 12:54:59
不栉进士成语(千古成语今日析之不栉进士—女状元吗?)
2024-06-02 12:43:16
跑步前热身运动的正确做法(七个热身动作,助你轻松迎战跑道的挑战)
2024-06-02 12: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