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出处:近现代·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
孙中山雕像
释义:急切地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一定要扶持住即将要倾覆的大厦。形容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用法提示:
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不能单独用在段首,而是应该用在一句之中。
例句示范:
我们应该有“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责任感。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顾炎武故居
释义: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多用来形容一种崇高的责任意识。
用法提示:
在写作中,如果将这句话单独放在一处,颇为突兀,最好用在排比句中,可直接作为排比本身,或者作为定语。
例句示范: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