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估计有7100万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其中约35%处于育龄期。
我国估计有760万例丙肝病毒抗体阳性者,其中约456万例为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育龄期患者也占一定比例。
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值得关注!
丙肝病毒母婴传播风险有多大?
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母亲将丙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为2%;
若母亲在分娩时丙肝病毒核酸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高达4%-7%;
丙肝病毒核酸阳性母亲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
丙肝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虽然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危险性远低于大家熟悉的乙型肝炎,但与乙型肝炎不同的是,丙肝目前还没有能够阻断其传播的疫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消除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降低其发生率。
如何确定发生丙肝病毒母婴传播?
母体的丙肝病毒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于18个月以内的婴儿或幼儿来说,丙肝病毒抗体阳性并不一定代表感染了丙肝病毒,应以丙肝病毒核酸阳性作为其是否感染丙肝病毒的依据。
新生儿如果在母亲分娩时发生丙肝病毒感染,在出生1周~2周以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丙肝病毒核酸。6个月后复查丙肝病毒核酸仍为阳性者,可确诊为慢性丙肝病毒感染。
如何降低丙肝病毒母婴传播风险?
备孕阶段
(1)孕前体检时进行丙肝病毒筛查。
(2)虽然丙肝没有疫苗,但是丙肝可以治疗。
(3)如果处于育龄期且有怀孕意愿的女性确诊感染了丙肝病毒,建议尽早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孕期和围产期
(1)对丙肝病毒核酸阳性的孕妇,避免进行羊膜腔穿刺等有创宫内操作。
(2)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3)择期剖宫产,可降低丙肝病毒高载量产妇发生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哺乳期
丙肝病毒高载量母亲或有乳头破损者,应避免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