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间,刘姓铁匠自山东章丘推独轮木车,一边载红炉铁锤和一边载妻儿行至青州,见此地山清水秀,民风纯厚,遂驻车安家并以打造剪刀为生。其剪刀里口凹槽,清钢利刃,刻“大三”标识,深受民爱,供不应求。当地曾有“齐家锥子任家刀,大三剪子不用挑”传说。清末民国初期,青州“大三”剪刀与同行业的杭州“张小泉”,北京“王二麻子”三足鼎立,并驾齐名。
“锻制技艺”的坚守
青州牌剪刀的掌门人张国民是一名军转,1988年从部队转业后,分配在青州市一轻局当办公室主任, 1992年任命青州剪刀厂当厂长。当时正是中国实体经济改革高峰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转型调整是主流。当时,企业的员工或多或少都有些迷茫。是坚守“锻制技艺”的传统路子,还是上马高科技生产线?张国民面临的一个工厂发展的岔路口。
从机关到工厂,从被领导到领导者。工作和角色的转变,张国民心生敬畏。也只有敬畏,才能让你对工作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和尽职尽责的精神状态。锻制技艺是制造剪刀厂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它不仅仅是一门工艺,更是宝贵的民族文化和财富。其优点是刀锋韧度高,耐用。但是由于纯手工打造,工序繁多,生产周期慢,会严重制约产量。传统的东西不能也不敢丢啊,但是产量也要上去。最终决定了以传统锻制技艺和科技生产线相结合的模式。
传统的锻制技艺与高科技生产线的结合,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一代又一代金属锻制技艺的传承中,有很多传统的元素是值得继承和沿用的,首先是先辈们流传下来的制作手法与模具简单实用。其次在制作过程中,传统的金属锻制技艺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融入到其中,制成的金属制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高端精密的机器可以替代传统手艺中的部分程序和工作,传承人要运用好现代科技,创新锻制手法,让其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车间里,虽早已用上先进的热处理设备、数控切割机床和电火花成型机,但由于剪刀生产的工艺复杂,许多关键工序必须保证“锻制工艺”的特性,不得不用手工完成。烈焰熊熊的加热炉前,尽管散热的大型风机呼呼飞转,操作工小伙子依然汗流浃背,旁边的青年女工在紧张有序地工作。张国民介绍,职工每天要从手“走”过一吨多重的半成品。
这几年,国内锻制技艺面临青黄不接的状态,青州剪刀厂也在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把锻制技艺的精华编辑成册,以培训的形式,让更多对金属锻制技艺感兴趣的人参与和学习,将这门技艺真正发扬光大。
好剪刀必作于细
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
一把青州剪刀,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七十二道工序。一是从搭配材料到制成半成品,需要经过二十三道工序,主要工序有配料、锻雏形、熟钢、锻剪头、弯葫芦、锻剪股、制作凹槽、端劲口等;二是从半成品到做成剪刀,要经过四十一道工序,主要有抢剪刀、锉剪刀、淬火、磨剪刀、压光、锉剪股、装配等;三是做一个小垫圈需要八道工序:裁条、冲眼、打毛刺、剪圆、锉圆、割花、摆放、烤色。
张国民告诉我,为了确保青州剪刀的质量,在全厂职工中广泛开展了名牌意识教育,把强化质量意识作为提高企业整体的核心来抓,使职工明确生产高质量的剪刀是每个人的“天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顾客是企业的“上帝”。从原材料进厂到加工的整个过程,再到销售信息反馈等,各道工序之间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上道工序以下道工序为用户来把握质量,下道工序把上道工序当卖主来对产品质量反复检查,下一道工序有权对上道工序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退回。这样层层把关,把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几年来,为确保产品名牌信誉,我们厂没有让外协单位加工过一把剪刀。出厂的几百万把剪刀,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没有一把剪刀因质量问题被退回。
艺痴者技必优
专注是一种美,这种美是来自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和坚持。
在另一个车间,杨道欣和孙洪庆师傅正在进行淬火工序的操作。他们两人是剪刀厂的“老人”了,从业三十多年。淬火,是用水来冷却,要用甜水、清水、冷水为好,严禁用污水、油水淬火。孙师傅讲道,这是因为甜水淬火冷却快,硬度高,而且均匀一致。如果用咸水、污水,不仅冷却慢,而且硬度低而不均。青州剪刀好,刃口锋利,用甜水淬火是一个重要原因。
杨师傅一边操作着,一边介绍。炉要膛内先将生煤烧成无烟洁净、粒度均匀的焦粒并整匀摊平,整齐的摆上预热的剪刀,用细熟焦粒覆盖在上面,再在上面加一层生煤,缓慢烧红。这时,上面的生煤就烧成焦炭,做下一轮剪刀淬火的基煤。周而复始,剪刀始终处在没有煤烟、没有杂质、温度最高、受热最均匀的位置加热。要求最高的是,要将剪刀加热均匀,必须剪背在下,剪刃在上,这就避免了已经过磨薄的剪刃在高温的烈焰中,直接烧伤,经风箱拉动的压缩空气与煤炭激烈的燃烧过程,将热量先经厚度较大的剪背部位,再导传至锋刃部而达到温度一致。
张国民补充道,由于剪刀特殊的几何形状,与别的物体淬火,有所不同。剪刀刃部锋利、前部尖锐,在一千多度的炉火中极易烧伤,失去其钢材的物理功能,在装配剪刀时,崩刃断尖而前功尽弃,成为废品。如淬火硬度太低,则在剪切时,相互咬刃,失去剪切功能。
在根本无法用仪器控温的条件下,要达到产品不软不崩的理想硬度,要做到心中有数,眼能测度,手中有术。这是个集经验和技术与一体的活儿,还要求根据炉内温度、烧锻时间,判断烧到温度,以先后顺序依次操作。剪刀入火和入水都必须要保证受热和冷却的均匀,受热的剪刀入水到出水,要剪刀保持一个高温,让余热迅速将剪体所带水分挥发为蒸汽,部分余热迅速传导至剪刃锋芒和剪尖梢处,才能形成微妙的硬度渐开过渡线。达到理想的走火过程后,再将剪刀二次浸入水中,彻底死火定形,再捞出入回火炉回火,进一步细化结晶组织粒度,消除钢材淬火后的内应力,保持剪钢的硬度、韧性、耐磨度、锋利度,使剪刀经久耐用。
车间的另一边,是刃口细磨的赵忠强和赵文杰两位师傅。青州剪刀刃口要求清钢利刃。就是钢、铁清晰分明,刃口锋利。一把剪刀硬度虽好,但刃口厚度、斜度不适当就不锋利。青州剪刀的细磨是很讲究的,先用较细的磨石磨好后,再用蓝砖细磨里、外刃口,直至清钢利刃才算达到标准要求。因此,青州剪刀刃口锋利,剪绸不拉丝,剪布多层不咬口,不崩豁,深受消费者欢迎。
装配剪刀是剪刀制作工艺中最后的一道关键工序。一把剪刀在前段制作工序中精细加工,是为制作好产品打下良好基础,如果装配不好就会前功尽弃。要使剪刀质量得到保证,剪物好用,就需要在装配时把劲口调整好,达到口顺劲匀而且长期锋利的要求。
创新是发展之道
杭日战争爆发前夕,青州剪刀的生产作坊已发展到20名家,年产量18万把,之后,因兵荒马乱,时局动荡,剪刀生产萧条,年产量只有5万把左石。解放初,剪刀生产的工具设备仍很简单,一只红炉,一只风箱,一个大铁砧子,一张锉床,一条木板凳,一把大锤,两把于锤,两支钢锉,一块磨刀石和一些零星小工具。1950年政府组织剪刀业合作社,实行集体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青州剪刀厂(又称剪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量猛增至200多万把。通过广泛搜集市场信息,以销定产,运用锻制技艺和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开发了中式服装剪刀、西式服装剪刀、自开式服装剪刀、羊毛剪刀、玻璃剪刀、不锈钢剪刀、盆栽剪刀、剪草剪、高枝剪、索具等9大类5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多次获省优质名牌、优秀新产品奖、科技进步奖。并获山东省首届著名商标称号,在全国质量万里行五金检测组来厂随意抽取26把剪刀样品,经检验全部达到A级。
目前,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100多家同类型企业中名列前茅,并被选为中国五金协为刀分会的理事单位、被山东省评为《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
企业不是一个人的企业,作为企业的一员,就应该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发展!人的一生,如果不干几件热血的事情,必然会在老去的时候感到遗憾。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我想我最起码可以坚守自己岗位,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加倍做好,那么最起码我就完成了自己的职责。70岁的老人说这话的时候,我感觉他分明是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此时,虽是春寒料峭时节,我分明感觉到心里涌动起一股暖流。他用军人的坚毅打造一个“青州”品牌,用专注、坚守、精益和创新诠释“工匠”的精神。
青州市委书记韩幸福到剪刀厂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