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一下网络热门历史视频
“中原”是“关中平原”…还整出简称了。还特意强调了不是河南…
这个说法还真是第一次听到,直接说结论,胡说八道。
防杠声明,以下内容仅针对这条视频的观点,没有任何对陕西同胞不尊重的意思。
我们不能说中原不包括陕西,广义上的中原范围很大。但你不能说中原就是单指关中平原,而且还直接把河南排除在外了。
中原到底指的哪?
我们直接上干货。
原视频里举了个例子,说《诗经》里有提到了中原一词,出自小雅的吉日。
“漆沮jǔ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诗经》·小雅·吉日
漆qī沮jǔ指的是漆水和沮水,是流经陕西境内的两条河,这他说对了。但是整首诗都被他曲解了。
首先,这里面的“中原”一词,指的并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意思。而是平原、原野的意思。它不是一个文化或者地理名词,是一个描述地形名词,就像丘陵。
这首诗是描写周宣王田猎和祭祀的场景,这两句话的意思大概是:驱赶着野兽来到漆水和沮水之间,这里是天子的猎场。极目远望这片原野,地域辽阔群兽聚集。
并不像他在原视频里解释的的那样,什么天子的家乡,什么中原地区富饶不可比拟。
这就是完美的展现了什么叫断章取义。
《诗经》里并不是只出现过一次中原这个词,在小雅·小宛中有一句是:“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诗经》·小雅·小宛
这里的“中原”同样是原野、田野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田野里长满了豆子,大家一起去采集。
所以《诗经》里面提到的中原,根本不是那个意思。
我们再来看别的例子。
《春秋左传》里写过一个故事,晋国的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曾经流亡各国。有一次来到楚国做客,楚王问他如果你有一天重返晋国为王,你要怎么报答我呀。
重尔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意思就是,如果以后咱们两国打仗,我会先后退九十里。也就是武侠剧里那种“我先让你三招”。这也是成语“退避三舍”的来源。
关键词,“遇于中原”,就是他俩有一天会战于“中原”。
那晋国和楚国如果打起来的话战场会是哪呢?这种客套话一般都是指两国接壤的地方,或者咱俩中间夹着的那些小国,看下地图大概就会知道指的是什么了。但不管重尔口中的这个中原是指晋楚的中间地带,还是两国全境的纵深,总之不会打到秦国那去。
而几年后晋楚交战,重耳兑现退避三舍的诺言,双方最后决战于城濮pú。城濮在哪?山东菏泽曹…不是曹县啊,菏泽的鄄城县。
如果按照原视频的逻辑,中原是不是也能说是单指山东鄄城呢?
但不管指哪儿,起码在晋文公的意识里,“中原”并不是“关中平原”。
我们再来看几个跟“中原”有关的成语。
“问鼎中原”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带兵来到周朝当时的都城洛邑yì附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周王一看也惹不起,就派了个叫王孙满的大臣前去示好。
楚庄王就疯狂暗示,问王孙满,当年禹王铸的那九个鼎有多重啊。
他问这一句当然不是为了关心几件文物的重量,这个行为就好比你去跑业务,对方突然问你,你这绿水鬼挺好看啊,这表戴着沉不沉?这你不得马上说,不沉,跟您特别配,然后马上给人送一块。
但王孙满不吃这套,直接开始唠哲学,说这个鼎的重量在于道德,而不在于鼎的本身。
后来干脆摊牌了,说周成王当年把鼎放在洛阳的时候卜了一挂,我大周有七百年的运势,虽然现在混的不是很行了,但气数还未尽。所以你别瞎问,社会上的事你少打听。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建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春秋左传》·宣公三年)
这段记载于《春秋左传》里的故事,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出处。同时也是日本战国时期“上洛”一词的来源。
无论是九鼎当时存放的地方,还是楚庄王去示威的地方,都是洛阳,和关中平原没关系。
再来看“逐鹿中原”。
这个典故出自《史记》的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是说韩信被吕后杀了之后,刘邦回到朝中,吕后跟刘邦说蒯通是同谋,然后刘邦要杀蒯通,蒯通就自辩,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想得到帝位的人多去了你总不能都杀了吧,我之前之所以帮韩信,是因为我当时只认得韩信还不认识陛下,就好比有条狗对着尧帝叫并不代表尧帝不是好人,只不过他不是狗的主人。总之你不能杀我。后来刘邦也真没杀。
((蒯通)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史记》·淮阴侯列传)
其中“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句,是说秦国失去了帝位,天下的英雄都来争抢。
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分析出,逐鹿中原指的并不是争抢秦国的故地或者国都所在的关中地区,而是指争夺整个天下。
最后,原视频里还列举了一堆所谓得关中而得天下的朝代。虽然关中平原很重要,但仅针对视频里的那些例子而言,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了。
比如原视频说周朝得到了中原,也就是他所谓的关中,所以得到了天下。但问题是周朝虽然发源于陕西,但它推翻的商朝核心区域是在河南啊。
那如果你说,不能按后来征服的地方算,要按发源地算,那和后面的几条也都自相矛盾了。
比如秦朝,还是诸侯国时最早活跃的区域是在甘肃;汉朝,刘邦是江苏人,起事也是在江苏;唐朝,李渊是在关中出生这没错,但他起事是在山西;然后最后还提到了当朝,延安在陕北,不是关中,那是黄土高原,不是关中平原。而且你要硬说发源的话,上海和嘉兴算不算?南昌算不算?井冈山又算不算?
最后说一句,本视频没有任何对陕西同胞不尊重的意思,只是针对那条视频的观点。
其实历朝历代的各类文献,提及“中原”很少有说具体指某一地,都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狭义上以河南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黄河流域都可以算。
广义上区别于四夷的华夏之地也都可以算。
这有什么好争的呢?
我们几千年的文明传承,难道都只是因为一地一城而昌盛吗?
更不要说还要刻意搞一些断章取义的观点来刻意宣扬那种畸形且狭隘的地域观了。
争完了想干什么?独立建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