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潘璐 文/摄
活力满满的义乌 视觉中国供图
近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这份资料显示,按照现行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全国共有105个大城市。其中有4个县级市入列,分别是江苏昆山、福建晋江、浙江慈溪、浙江义乌。
城市体量迅速增长的背后是大量人口的流入,其中不乏年轻人身影(义乌跻身大城市“俱乐部”,十年间青年常住人口增加近20万,他们奔何而来)。青年人口流入能否转换为当地的人才红利?这次,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来到义乌,采访了几位不同类型的企业主。
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哪些痛点?正在经历产业转型的企业能否寻找到合适的人才?近年来落地的高新技术企业顺利融入了吗?这座城市的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又在发生哪些转变?
工艺品企业积极转型:年轻人持续流入,人才招聘更容易
周一是钟玉龙最忙碌的日子。傍晚6点,蒂彩工艺品公司的会议室里仍然灯火通明。会议的主题是新品开发,设计部、业务部以及车间组的二十多位中高层员工都在场。钟玉龙笑称四十岁的自己是整个办公室里的“老人”。
2008年,有义乌做刺绣工艺品的老板来到上海三四次,就为了挖走当时在上海的韩国手工艺品企业工作的钟玉龙。“当时我来义乌商贸城参观,看到随处生意都很火爆、每个人眼里都带着光、手上有大笔的现金流……”钟玉龙最后选择了自己创业。
然而等到自己创业之后,钟玉龙发现,从同质化严重的小商品市场里厮杀出一片天地并不容易。向装饰画这一细分领域转型是“不得已”做的决定。原本简单的人员结构被他重新划分:产业工人、产品设计、电商销售、会计等必需岗和部门。企业既要顺应时代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又要抓抖音直播等线上销售渠道拓宽销路。
钟玉龙说,义乌本地原本只能找到中学学历的员工,现在外贸和设计部的员工基本都是本科以上。“以前我们没有选择,现在人口量大,总有年轻人愿意过来,设计类人才的招聘明显没有之前困难了。”
为了扩充人才储备,钟玉龙和省外的职业院校建立了合作,通过实习培训的方式招收设计类的人才。但技术门槛较高的工业设计类人才仍然很难在义乌招到。为此,2020年底,钟玉龙在杭州成立了销售分部,今年在杭州招聘到一位在英国硕士毕业的研究生,是目前企业里学历最高的员工。他希望建立一个更团结紧密的集体。“要年轻人留下来,不仅生活成本要低,还要能获得较好的配套和就业机会,要活得有尊严有意义。”
传统制造业竞争激烈:一线工人依旧喊“渴”
经营纸塑厂的张波同样在激烈的竞争中打拼。“价格越压越低。”双11来临,但张波选择主动退出这场由买方快递公司主导的价格战,更专注商超标签和办公文体用品的市场。
永不落寞的展会中心和批发市场、高速的信息传播速度,这些成为张波从温州来到义乌办厂的原因。在张波看来,不干胶纸的技术门槛并不高,而下游生产原材料的厂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没有精力将原材料制成终端产品自我消化,又没有固定的销路急于脱手。“我们做这个标签,没有什么可以创新的地方,这个不行,我就找一个市场竞争更小的产品生产。”张波目前没有想过产品转型,他觉得这个领域还在增长。
因为标签有几百种,人工找货品总是容易记岔、找错,义乌本地的仓库不适用标签领域的生产场景,张波近两年走访了全国各地的智能化仓库,花费了不少成本,最终和北京的设备公司达成合作。“我把货码输入进去,直接就能在货架上出货,能充分利用场地,现在仓库里都是紧密的一排排货架,人都进不去。”张波预计,仓库建成后,能减少一半的人力。
让张波头疼的还有两件事:生产线工人始终存在20人左右的缺口,导致有的订单接不过来,其中一部分四十多岁的工人赚完钱就回老家了,找不到人补上。“现在的教育环境不一样了,年轻人可能觉得工人是最低级的,不愿意来”;另一件则是迟迟找不到生产安全管理员:会写规范性文件的人不会管人;能管人的不会写文件。“人口在增长,但近两年好像没找到适合的人才。”
光电产业链逐渐形成:期待本地院校提供更多技术工人
作为义乌人的周福云这几年一直在老家。2015年,他在华灿光电的董事会上和成员商议在义乌落地项目时,成员一致认为作为高新产业的光电技术在义乌没有发展条件……“环境和政策很重要”,周福云说,优越的营商环境和积极的政策支持是他将公司从武汉转到义乌来的原因。
华灿光电落户义乌后,周福云又积极引进瑞丰光电、木林森、英特来等LED龙头企业和爱旭太阳能、东方日升等光伏企业。2016年至今,从华灿光电的落地到光电产业链的形成,为义乌带来了数以百亿计的产值,更为义乌带来了众多人才,包括上百位硕士以上高知人才、数千名本科以上应届大学生、4万以上流动人口及青壮年劳动力。
“我们引入爱旭的时候,带来了3900多位员工,还有1500多位家属。”周福云表示,最开始他只能把其他地方的员工调到义乌补缺。
因为光电产业对一线工人的要求较高,最起码要会用电脑、看得懂英文。往往员工入职培训需要两三个月。刚培训完没几个月,技术学到手、员工就离职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周福云表示,每年新招的员工中,流失率至少有百分之二三十。
周福云一直和学校以及猎头公司保持联系,他也希望义乌本地的院校能够提供更多的技术人才。“我们苏溪本来就有个光电信息学院,如果能扩招一下,我这里的工程师能直接去学校里培训,那么我们产业的工人就可以直接本地消化了。”
(文中张波为化名)
新闻+
近年来,为优化人才结构,让年轻人留在义乌,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义乌做了不少努力。义乌市人社局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兴产业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三年来,共引进大学生10万人以上,其中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大学生占40%。2014年以来,义乌累计发放购房补贴10.82亿元,惠及3000余人。
近年来,义乌相继出台了“人才新政6条”、采购商人才政策,修订了“人才购房3条”,全方位满足人才在义乌就业、创业、住房、子女入学等各类需求。对新引进毕业3年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义乌按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分别按月给予400元、800元、1500元、2000元的生活补贴,最长不超过36个月。
义乌优化产业结构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当地提出了建设未来工厂、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等场景。归纳起来,就是以高质量发展为总纲,启动“智慧义乌”建设,在兴商建市的同时,推动全面的数字建市。
近年来,义乌的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当地聚焦发展芯片及传感器、光电、新能源汽车、大健康等前沿产业,聚焦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地位,引进了一批光伏、半导体、新材料等优质项目。2022年1-9月,义乌市出口太阳能电池243.38亿元,同比增长285.1%。
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分析,义乌近年来积极向电商转型,快递数量、电商直播都很突出。义乌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不如以工业为主的地区多,但带动的就业人口很多,收入水平也很高。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