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成年人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0/10万,病死率为2%-15%。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常分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大多数是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等。
诊断标准
根据呕血、黑便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呕吐物及黑便隐血试验呈强阳性,结合其他的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能查明多数病人的出血部位及原因。
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鉴别口、鼻、咽喉部出血时吞下血液引起的呕血与黑便。
②呕血与咯血(呼吸道出血)的鉴别。
③上消化道出血与中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
④排除进食引起的粪便变黑,例如服用骨炭、铁剂、铋剂和某些中药,或进食禽畜血液。
治疗措施
01
补充血容量
先输入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尽早输入浓缩红细胞或全血,以尽快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及改善周围循环,防止微循环障碍引起脏器功能衰竭。
02
止血
1、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止血措施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措施
Tips:血管加压素及特利加压素可导致内脏血管收缩,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V1受体,增加肠系膜血管阻力,减少门静脉血流,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生长抑素和奥曲肽主要通过降低门静脉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