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食盐的生产方法(知道天天吃的盐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告诉你个“五步产盐法”)

3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8 09:12:19    

“五步产盐法”,2007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古法“五步产盐法”即“垦畦浇晒”产盐法,孕育于春秋战国时期,终成于隋唐时期,领先于世界1000多年。该法主要是利用老滩(或黑河)水、滹沱(或大口井)水、木盘井水和雨水,通过集卤蒸发、过“箩”除杂、储卤、结晶、铲出五个生产步骤产盐。每年4-6月为主要产盐期,7-9月为秋晒期。古法“五步产盐法”是河东盐池产盐工艺的重大创新,是盐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重大进步,是中国盐业生产史也是世界盐业生产史一个划时代标志。

第一步,集卤蒸发。将老滩水、滹沱水或木盘水经人力、畜力等数级扬水至蒸发畦,运用“一步一卡”法,借太阳辐射和风力进行自然蒸发。

第二步,过“箩”除杂。利用产盐过程中结晶出来的盐板作为“箩”,待蒸发畦中的卤水“发模糊”,析出大量白钠镁矾沉淀,对产盐卤水起到除杂和提纯效果。

第三步,储卤。将经过四至六次过“箩”,最后一次经过“净化箩”后的卤水提送到储卤畦浑存,为产盐作原料储备。

第四步,结晶。运城盐池的结晶畦底为盐板。先往结晶畦中加入极少量淡水,目的是降低新生盐茬与盐板的粘合度,使结晶出来的池盐同盐板的结合变得疏松,然后将储卤畦中的饱和卤水灌进结晶畦中,使得大量“光滑、坚实、透明、发青”的氯化钠晶体不断析出,一般5-7天为一个结晶过程。

第五步,铲出。利用盐铲(俗称和尚铲),用人工将盐从盐板上铲下成堆,再转送到盐料堆上。

运城盐池五千年产盐史按产盐工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天日映成,自由捞采:靠太阳暴晒自然结晶出盐。从晚更新世末期(距今约2万年)开始。

第二阶段——天日暴晒,集工捞采:即含有盐分的池水,经过风吹日晒浓缩达到饱和程度,自然结晶成盐,人们便组织力量捞采,捞采过后还会再结晶,再捞采,反复进行。在尧舜时代或更早时期逐渐形成。

第三阶段——垦畦浇晒,集工捞采:即上文中的“五步产盐法”。形成于隋唐时期。这种产盐工艺在运城盐池延续了1000多年,解放后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退出运城盐池大规模的产盐舞台。

相关文章
吊兰叶子为什么会断(吊兰叶子变宽变厚3个方法)
2025-05-12 12:54:26
房顶为什么要吊顶(装修之木工吊顶)
2025-05-12 11:50:44
为什么烟有股怪味(对烟草味的认识)
2025-05-12 11:46:58
空调漏电为什么能用(空调必须要漏保吗?)
2025-05-12 11:25:03
刷墙为什么要钻孔(墙面如何钻孔墙皮不会掉?)
2025-05-12 11:06:43
为什么混凝土会裂缝(混凝土裂缝常见的三种形式!)
2025-05-12 1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