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百科 美食推荐 汽车百科 星座运势 旅游攻略 数码科技 教育资讯 宠物知识 养花知识 健康知识 周公解梦 热门影视 消费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三国成语故事:将计就计什么意思?

6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15 22:00:23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发生在曹操与张绣交战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张绣、曹操和贾诩。原文如下:

却说贾诩料知曹操之意,便欲将计就计而行,乃谓张绣曰:“某在城上见曹操绕城而观者三日。他见城东南角砖土之色,新旧不等,鹿角多半毁坏,意将从此处攻进,却虚去西北上积草,诈为声势,欲哄我撤兵守西北,彼乘夜黑必爬东南角而进也。绣曰:“然则奈何?”诩曰:“此易事耳。来日可今精壮之兵,饱食轻装,尽蒙于东南房屋内,却教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夜间任他在东南角上爬城。俟其爬进城时,一声炮响,伏兵齐起,操可擒矣。”绣喜,从其计。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再度与张绣展开较量。许褚斩杀张先,张绣大败,只好闭门不出,加强南阳城的防御。曹操下令运土填壕,又在城外制作云梯。张绣的谋士贾诩见状,想出了克敌制胜之策,便让百姓扮作士卒镇守西北,让军中精锐在东南埋伏,等曹操士兵开始攻城时予以致命一击。结果也正如贾诩所预料的一样,曹操果然中计,再度败在贾诩手里。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贾诩对付曹操的办法,叫做“将计就计”,意为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散曲家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第三折中的“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曹操与张绣的两度交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太祖军败,二子没。绣还保穰,太祖比年攻之,不克。”这说明在这两次战斗中,曹操都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反而损失了大将典韦和两个儿子。

张绣不过是流落中原的凉州割据势力,势力并不强。但他能两度击败曹操,依仗的是谋士贾诩。后来在贾诩的劝说下,张绣投靠了曹操。《三国志·贾诩传》中说,当曹操见到贾诩后,异常欣喜,握着贾诩的手说道:“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曹操为何不再追究当年张绣与贾诩的杀子之仇,反而深受感动呢?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张绣的归顺使得曹操免除了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对付强敌袁绍。二是张绣与曹操仇深似海,但却依然选择了归顺曹操,令曹操赢得了极高的声誉。第三则是对贾诩能力的极度赞赏。

相关文章
为什么不选中间户要选边户(选中间户还是“边户”?)
2025-05-12 16:07:45
拖鞋洗了为什么发黄(刷完的鞋子变黄了怎么办?)
2025-05-12 15:47:57
为什么古代不住楼房(古代的高层建筑)
2025-05-12 15:09:34
插座板为什么会烧黑(插座变黑,插座材料问题!)
2025-05-12 14:21:28
为什么美国设计有创新(为什么总是美国搞发明?)
2025-05-12 14:10:45
自动水泵为什么不停(自吸水泵不停怎么解决)
2025-05-12 14: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