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拇指起,第二个手指的名字叫“食指”,这是一个无人不知的常识。但若对这个名字进行仔细推想的话,我们会觉得这名儿有点奇怪:它和体积大小无关,亦与所处位置无关。莫非它和食物有关?
还别说,食指之所以取这个“食”字为名,确实是因为跟食物沾边儿。古代中国,在吃东西之前,人们往往会先伸出食指蘸一蘸食物或羹汤,再放进嘴里晚吸一下,用着这个方法来感知食物的味道、生熟和温度。所以这个手指头就叫做食指。至于选择食指的原因,是由于上古时期,筷子还没有被人类发明,能用的工具只有手,而食指也许是手指中用起来最方便、最灵活的,所以用这根手指来品尝食物。
说起食指和食物的园园,那可是有几个好玩额故事的。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公子宋,是郑国贵戚。他的食指可不一般,具备预测美食的奇异能力:若他的食指跳动不已,那么他肯定会在第二天遇到从未享用过的美食。就好比有一次,在他出使晋国途中,食指突然大跳了起来。等到了晋国,果真品尝到了色鲜味美的石花鱼:还有一次,在出使齐国的路上,他的食指再一次跳动不已,后来齐国招款待他享用天鹅肉:还有在他吃到合欢橘之前,食指依然很负责的跳动起来。
春秋时期,某次,郑灵公设宴款待大臣们,为他们准备了不少美食。这会儿,公子宋的食指不负使命做出提前预报,于是前去赴宴。郑灵公哪里会料到公子宋会不请自来,于是他没有公子宋分得美食的打算。公子宋尴尬的站着,觉得十分难堪,于是恼羞成怒。他走到盛有山珍海味的鼎边,将食指蘸下去尝了尝味道,然后就走了。郑灵公顿时傻眼,等回过神来,因公子宋的无礼举动而火冒三丈,遂欲治他的罪。可让他没有料到的是,公子宋抢先把他给杀了。这导致郑国内乱,公子宋也在内乱之中跟着郑灵公去了。郑国也因此衰落了。